本期主題:
何種理財產品更能抗通脹
不久前公布的6月份CPI數據再次顯示,目前人們所面臨的通脹壓力遠未消除。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共有53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165款理財產品,其中穩健型理財產品占比達73%,年化收益4%~7%的產品占領市場。從目前業界普遍預期今年CPI為8%來看,今年以來大部分理財產品是無法跑贏CPI了。
選擇何種理財產品更能抗衡通脹呢?專家指出,就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產品的收益率就不能跑贏目前的CPI漲幅。但是投資者可以通過相關的資產配置,用部分資金去博取高收益來達到抗衡通脹的目的。
選擇一:股票型基金
投資風險:★★★★★
對抗法寶:長期投資
基金凈值的縮水讓很多投資者面臨著“割肉”離場還是繼續追加投資的艱難抉擇。對于這類問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個人高端業務總監王翔的建議是,頻繁進出只會增加投資成本,長期投資才能有效抗衡通脹。
#8195;“以A股市場為例,假設從1990年到2003年這14年間,一個投資人堅持期限為5年的投資,那么在以1995年到2008年(7月)不同年份結束的投資時間段內,只有2年收益為負,其余的12個年份都是正收益。”至于具體的投資品種,王翔認為,從長期看,最能夠有效對抗通脹的基金產品當屬股票型基金。
最后是投資占比的問題,王翔不建議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股票型基金中。一般而言,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控制有個較為簡單的公式:“100-年齡”的結果就是可以參考的投資占比。在投資方式上,王翔更傾向推薦定期定投。
選擇二:分紅型保險
投資風險:★★★
對抗法寶:兼顧保障和投資
作為一種流動性比較差的投資保障工具,保險的這一特點反而成為其幫助投資者抵制誘惑、最終贏利的優勢。中宏人壽的保險專家表示,有些具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如投連險、分紅險和萬能險都能較為有效地對抗通脹,不過分紅型保險在兼顧保障和投資兩項功能中優勢最為明顯。
據統計,由于去年火爆的市場行情,以今年部分保險公司給予投保人2007年的分紅回報率為例,大部分都維持在5%~5.5%之間,再加上2%~2.5%的產品內含預定利率,目前分紅險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可以達到8%左右,基本可以和CPI持平。但分紅險的變現能力較差,如果短期內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對于分紅險的購買就應審慎。
選擇三:銀行保本類產品
投資風險:★★
對抗法寶:安全為“重”
銀行理財產品多以穩健風格示人,大部分以“安全”為重。在目前的銀行理財市場上,能夠提供的產品大致分為三類:保本固定收益類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而基于本金安全的考慮,保本收益類理財產品最受眾多銀行理財師的青睞,是推薦最多的品種。
據悉,目前最安全的保本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大致在4.5%左右,大多投資于國債、央票、銀行承兌匯票等。而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相對較高,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從今年初至今各家銀行發行的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最高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5%。而此前一度大熱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其中還涉及托管費用、銷售費用和信托傭金等,最后的收益率大部分集中在4.5%~6.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