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花旗、匯豐等相繼在中國成立法人銀行,以瑞穗為首的日本銀行終于按捺不住了
2月初,日本瑞穗實業銀行通過本國媒體宣布,將協調組織中日8家銀行共同對中國中信集團(CITIC)旗下的石油公司——中信資源融資2.8億美金,簽字儀式將于近期舉行。據悉,這項銀團貸款的基干業務由瑞穗實業銀行和中國政策金融機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獲得,瑞穗負責實際融資業務的操作。其他融資方還包括三菱東京UFJ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中外大型商業銀行。
這是自2000年以來由日本銀行作為牽頭行對中國國有企業最大規模的銀團貸款項目,日本國內普遍期待該項目能夠帶動日本銀行在華事業向前發展。據日本媒體報道,中信資源將利用該筆融資進行油田勘探等項目。瑞穗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對《商務周刊》說,雖然此前歐美銀行也積極希望參與此項目,但瑞穗提出的方案因包括“提供環保技術的支持”,而獲得中方的較高評價。
瑞穗實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的合作由來已久。目前瑞穗銀行約持有中信銀行(601998.SH)0.18%的股份。之前瑞穗副行長佐藤康博曾經透露,該行正和中信銀行洽談進一步的業務合作,有意增持中信銀行并期待入股中信證券(600030.SH)。此次大規模的融資可謂是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的標志性舉措。
在內地金融市場上遠不如匯豐、花旗知名的日本瑞穗實業銀行其實有著顯赫的背景。它是資產規模達到 143萬億日元的全球最大金融集團之一——瑞穗金融集團的核心企業,而后者是在2000年由日本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聯合組建的金融集團,在美國《財富》2007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位列第186位。早在1981年,瑞穗銀行就進駐中國內地,擁有日資銀行中最大規模的業務網絡。根據瑞穗銀行上海分行行長花井健的介紹,目前瑞穗實業銀行在中國已開設了5家分行,分別位于北京、大連、上海、深圳和天津,第6家分行將于今年落戶武漢。他透露,瑞穗實業銀行計劃在2009年初使其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達到11家,為日本銀行在華分支機構數量之首。
即便如此,過去20多年中,瑞穗實業銀行在中國的業務實際一直都很有限。如同其他日本大型銀行包括三井住友、三菱等一樣,瑞穗的國際業務擴展主要是向在海外投資的日本企業提供貸款以及接受咨詢等配合業務。2002年,瑞穗實業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還在一次論壇上強調,瑞穗在中國,“主要是針對存在于日本企業到中國投資的多樣化需求,提供與改革開放相配合的服務”。
即使在中國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歐美金融機構大舉進軍中國銀行業之時,日本的大型銀行也只是在靜觀。倫敦德累斯登銀行股份公司駐東京的咨詢策略師彼得·塔斯克向《商務周刊》解釋其原因時指出:“日本銀行可能對中國銀行業制度的健全和透明度存有疑慮,在沒有完全掌握中國金融機構真實情況前,日本銀行不愿意倉促行事。”此外他還指出,2004年以前,日本國內金融業因泡沫經濟的破滅也遭受重大打擊,大量的不良債權尚未處理完畢,日本政府向日本金融機構注入的資金還沒有償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海外大規模投資的能力。
自2004年以來,由于出口拉動經濟的增長,日本銀行業當年實現了2000年以來的首次全年贏利,并且是過去10年來最為強勁的一次贏利。“伴隨著日本經濟形勢的好轉,日本銀行業的財政壓力顯著減輕,不良資產減少,海外尋找投資機會的步伐也隨之加快。”彼得·塔斯克說。
2006年,三菱東京銀行同日本聯合銀行合并而成的“三菱東京聯合銀行”,就表示出對收購中國銀行股權的興趣。而在日本銀行中進入中國最早、網點最多的瑞穗實業銀行,也在繼匯豐、渣打、東亞和花旗等第一批外資銀行獲批成立法人銀行開展人民幣業務之后,同恒生銀行、星展銀行等成為了第二批得到銀監會開業批文的外資銀行。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已成立的外資法人銀行不同,瑞穗實業銀行未來不會在中國開展針對本地居民的人民幣零售銀行業務。佐藤康博解釋道:“即便在日本本土,瑞穗銀行也以公司銀行業務為主。在中國設立法人銀行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獲得國民待遇,以便更快擴充業務網絡和開辦人民幣存貸款業務。”
實際上,不在中國開展零售銀行業務,某種程度上也是瑞穗相對于其他外資銀行的“差別競爭戰略”,畢竟這個“遲到者”不希望一步慢,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