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到英倫,有貓相伴的萊辛不曾孤獨。
萊辛寫貓,也寫男人。但似乎前者更為優(yōu)雅且具自尊。貓經萊辛之筆顯得尤其自然,它們跟空氣一樣、像家人一樣,永遠會在身邊。當萊辛用細膩的筆觸緩緩描述貓兒們的種種動人姿態(tài),你也會漸漸覺得,這特別的貓似乎也是自己的寵物,甚至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真想選一本書,能夠比較輕松的,愉快地進入多麗絲萊辛的世界的話,我一定會介紹這本書——《特別的貓》。
萊辛是個愛貓成癡的作家,她在書里講述了人與貓之間的動人故事,細數曾經讓她歡欣也讓她憂愁的貓。在她筆下,貓的世界精彩紛呈。故事從萊辛在非洲的童年開始。嬌美的公主灰咪咪和低調的黑貓咪因為爭寵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劇:同為貓媽媽,育兒之道卻大相徑庭,令觀者莞爾:流浪貓魯夫斯九死一生、大帥貓巴奇奇不幸致殘……萊辛有栩栩如生的想象以及冷靜精確的觀察,她筆下的貓,是個生命感十足的世界。她在書中寫道,“在我與貓相知,一輩子跟貓共處的歲月中,最終沉淀在我心中的,卻是一種幽幽的哀傷,那跟人類所引起的感傷并不一樣。”
大部分愛貓的作家,對貓真的是能夠非常癡狂,很多人就形容萊辛也是這樣。比如說我們看到,萊辛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有些人出一些新聞畫面,出了她家里面片斷,你看到她有一只很漂亮的黑白大肥貓,就跟在她旁邊,她好象養(yǎng)了很多貓。
沒錯,她一輩子都在養(yǎng)貓。但是問題是這本書,談她一生中繹歷過的貓的書,卻不是一個一般的受貓人的,對貓的感情的描述送么簡單。甚至她一開口就不同凡響,她怎么不同凡響,我隨便給大家念一段,她一開頭,她的第一章講的不是她怎么樣愛上貓,而是當年她們怎么樣殺貓。她怎么樣殺貓呢?我們說過,她小時候在非洲長大,經營農場,有很多老鼠,所以,要養(yǎng)貓,吃老鼠。但是問題是她們那時候沒有什么結扎技術,貓就越生越多,貓一多也就野了,野了之后,就會反過來吃家里面的雞,就算它不吃雞呢,貓?zhí)啵彩莻€困擾。所以她們就會屠殺貓。它這里面寫得很詳細,說她小時候,她自己也拿過槍,去獵殺野貓。然后她父親,曾經大規(guī)模地要處理掉一些貓的寶寶。自己家養(yǎng)的貓剛生下來一堆小孩,就把它們全殺掉。甚至到了中年之后,她還有這個經驗,就看到貓一下生太多,那不行,拿一瓶威士忌出來,一只一只小貓,很可愛的那種,眼睛還沒張開的小貓,一只一只灌,把它們灌死為止。
萊辛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個很復雜,很困難的一個作家。沒錯,萊辛的書從來都不容易讀,你千萬不要以為是小說,就是那種很引人入勝的那種情景小說,完全不是。萊辛寫的東西的確是比較復雜,她的文字很簡樸,但是她是那種,我們叫做很自信的,其實有很多的理念,有很多的概念在里面。總是反復進退地在思考。
愛貓成癡的文學大師用優(yōu)雅的筆調講述了人與貓之間的動人故事……她的情感體驗因豐腴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