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劃 陳偉源
醫療衛生工作是關乎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大事。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大力開展引進國外優秀人才、選派國內人才出國(境)培訓工作,成效顯著。中外專家精誠合作,勇闖生命禁區,揭開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之謎。引智工作既提高了我國醫療衛生的整體水平,也培養了大批高層次醫學人才。本期特別策劃中,我們組織報道衛生部及相關部門、團體的引智工作現狀,也安排有外國專家在華實錄。
我國有不少大學集教、研、學、醫于一體,成為了全國的引進國外智力示范基地,也成為了我國培養醫學人才的搖籃、中國醫學界和國外合作與交流的窗口。中山大學與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合作建立的“中山大學-卡羅琳斯卡腫瘤學合作實驗室”、北京協和醫學院與美國等國家合作的“特發性脊柱側凸”項目,他們正是利用了這個窗口,提高了我國各科治療的整體水平。
2003年“非典”疫情,使我國政府的應急管理能力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為配合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中國衛生部與國家外國專家局連續舉辦了多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培訓團赴德國、美國等國家培訓學習。學員們都十分珍惜這些機會,認真學習,主動交流。如合肥市衛生局應急辦主任龔仁俊、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局副局長徐工學、濟南市中心醫院李云教授,他們都能根據培訓所學,對本地區和本部門提出制定或修改意見,其中部分被采納。
中國政府“友誼獎”是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自1991年恢復頒獎活動以來到2007年,共有949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他們對促進我國與各國人民友好、促進人才交流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改善我國引進國外人才的宏觀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表示對這部分“友誼獎”獲獎專家的感謝,本文特別記述日本專家水島裕、美國專家方博博士、奧地利專家溫克琳娜、美國專家斯皮爾、日本專家佐久間和子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所作出的可歌可泣的事跡。
引進海外華人專家、留學生是我國引智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如今北京市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的一批生物技術領域的留學歸國人員,正在依托醫藥園,實現他們的理想,也為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帶來更多的希望。
我國近30年來飛速發展的歷史,也是解放思想、向西方發達國家借鑒和學習的過程。引進外國智力工作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發揮著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