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也是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因為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 只有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有人說,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于中國農村億萬農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但是怎么建設,又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大連市政府審時度勢,特別下發了《大連市關于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的實施意見》,向各級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百名鄉鎮長,重新進學堂
從2006年5月22日至7月16日,大連市105名鄉鎮干部分4批赴韓國和日本進行了為期8天的新農村建設培訓。此次培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連市派出的規模最大、投入最多、來自農村基層人員最多的一次境外培訓活動。培訓團由20余名市、縣政府職能部門的公務員和80余名鄉鎮長和村干部組成,兵分兩路到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和日本大分縣“一村一品”國際促進交流協會進行為期8天的培訓。其中,到韓國3批共81名學員,到日本1批24名學員。
在韓日培訓期間,學員們通過專家授課學習理論、到農村實地參觀考察、舉行座談討論會等形式,重點學習考察了韓國“新村運動”的歷史背景、基本精神、核心事業、推進原理、主要成績和教育培訓等情況;學習考察了日本大分縣開展“一村一品”運動的基本情況、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比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韓、日兩國通過開展新農村運動,促進農村各項事業飛速發展,使農民大幅度增收,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對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縮小城鄉差別發揮重要作用的基本情況,并總結出對大連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啟示和建議。學員們一致認為,通過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啟發了思路,收獲頗豐,將對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重要的影響。
大連市外專局為了確保培訓的質量,在經費和人員安排上,克服困難,盡最大努力向鄉鎮長傾斜,按以往慣例,培訓團除了帶隊領導,還要選派一名隨隊翻譯,這回大連外專局決定,為了減少隨行,一個團次只跟一個人,翻譯就請在韓國和日本的研修生擔任。

在韓國,學員們上課是在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這所學院建在山區,據說當初是按照延安精神建設的。從上世紀70年代起,先后有130個國家選派的1.2萬多人到這所學院參觀、學習。可以說,這所學院是韓國新村運動的集大成者,它不僅承擔著培訓本國新村運動骨干的角色,也是韓國向世界各國展示其新村運動發展的一個窗口。大連在韓國培訓的學員們,在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經歷了一次半軍事化管理的學習過程。韓國還特意對中國去的學員們給了“優惠待遇”,7個人一個房間,每天早上6點要準時出操,全天上課,有時外出去農村考察,晚上回到宿舍,在通鋪上還要進行小組討論。這次培訓是實實在在的培訓,鄉鎮長們一改往日在國內的作息時間,經受了一次異國學校嚴格的學習與生活的訓練。韓國有關方面對大連學員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們是“中國赴韓學習新村運動態度最認真的團隊之一”。
實在的培訓,深刻的教育
通過在學院聽課,再到村里、基地進行考察,這7天,讓大連的鄉鎮長們感到了節奏的緊張,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韓國在二戰后比我國要落后,但現在韓國的農村,道路通達,村容整齊,改水改廁,面貌一新。鄉鎮長們認為:韓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應該能做到。
鄉鎮長們不僅親眼看到了韓國農村的新村運動實施幾十年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看到了日本推行“一村一品”的政策后,給廣大農戶帶來的可喜的經濟收益。日本農村的變化,得益于日本實行的“一村一品”運動。日本的“一村一品”從大分縣開始,由當地農民決定自己有特色的農產品,通過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其理念是: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主自立,銳意創新。
日本的“一村一品”,是以精品農業為主,讓每個鄉村培育有本地特色的東西,在日本農村,形成了每個人都認真思考,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好風氣,一塊石頭,一片葉子都可能賣到大價錢,都能成為當地農村的一品。而在韓國,新村運動是把一個原始落后的農村,建成一個現代化的環境優美、增產增收的新農村,一句話,就是讓廣大農民能過好日子。
鄉鎮長們邊學邊看,邊想著自己的鄉鎮,他們跟韓國和日本的農村比不足、找差距,同時也知道了自己鄉鎮的優勢所在。這次培訓給這些鄉鎮長們的觸動非常大,他們每個人都認真寫下了總結報告,并且提出了建設本鄉鎮的新思路。
日本人、韓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瓦房店仙浴灣的鎮黨委書記趙炳寬通過在韓國學習,眼界一下子開闊不少,特別是被韓國百姓的開拓進取精神所打動,回國后,借鑒韓國新村運動的先進理念,同本鎮的干部們多次研究,他依照仙浴灣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適合本地區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思路:這就是“西抓灘、北抓山、東抓庭院、南抓田,中間建成工業園”。仙浴灣的“一品”,是當地所產的“仙浴禪米”,這種大米已經注冊,品質上乘,口感較好,得到普遍的認可。
瓦房店九龍街道李店鎮鎮長李元先,在韓國培訓回來后,受到了韓國新村運動的啟發,他認為,農業的主體是農民,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建設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民主管理體系非常重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新農村建設起點比韓國要高,從國家政策的制定、區域經濟的發展等方面,我們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期,一句話,現在知道該怎么做,只要腳踏實地地去干就行了。
長海縣先后有5名鄉鎮長分4期參加了培訓學習。他們說,當年日本的農業經濟并不比我們強多少,日本的“一村一品”,是靠村民的智慧發展起來的,我們今天不僅有國家的支持,更主要的是我們有海。有句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我們就發展海產品吧!各鄉鎮應因地制宜,依托本鄉鎮的海域資源優勢,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因素,選準適合本鄉鎮發展的路子,打造出具有本鄉鎮特色的產品,提高市場占有份額,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在確立了這樣一個建設新農村的思路后,長海縣的鄉鎮長們行動起來,身體力行,指導農戶、漁民發展“一村一品”,美化環境,力求把長海縣建成綠色無污染的海珍品及最佳旅游避暑勝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長海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獐子島鎮,大連的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中國水產業的首個馳名商標。在創建“財富之島”的基礎上,該鎮受韓國新村運動的影響,把海島建成了生態海島、和諧海島。目前已經有20多個住宅小區,實現幼兒免費教育,高中以上的學生,每人每年均有不同層次的獎勵,60歲漁民老人都能領到退休金,人均居住面積28平方米,村容得到了美化、亮化、凈化,切實提高了島上百姓的生活質量。
普蘭店蓮山鎮鎮長田豐義經過培訓后,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主管農業副鎮長為副組長和各村民主任及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提出了“以基礎設施規劃為先導,建設新村屯;以農民增收為目的,發展新產業;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培訓新農民;以創建文明村鎮為動力,塑造新風貌”的蓮山鎮發展目標。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大力開展畜牧業和保護地生產為主的產業項目建設,畜牧業總產值達1.2億元,利潤占人均純收入30%以上。其中水門子村的一品“旗桿底”牌黃瓜被國家和大連市農業部門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蓮山鎮還提出了提高農民素質、建設和諧村屯的目標,通過全民衛生大整治活動,解決農村衛生臟亂差問題。培養家庭婦女的一技之長,組織家庭婦女建立“禁賭隊”,在家庭中爭做好婆婆、好媳婦,有200多人被評為蓮山鎮新型農民。
通過1年多的努力,使得該鎮的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屯環境優美整潔,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鞏固培訓成果,擴大培訓范圍
盡管大連市選派了一百多名鄉鎮長出國培訓,可對于廣大農村的百姓和干部來說,他們沒有機會親身感受、親眼目睹韓國和日本農村的發展。如何擴大韓國新村運動的理念及日本“一村一品”的宣傳,成為大連市人事局和外專局領導們考慮的新問題。因此,就需要更廣泛的渠道,更多的途徑,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韓日的先進經驗。
為了鞏固培訓成果,大連市外專局特意聘請了韓國“新村運動”專家來大連講學。大連市邀請了韓國新村運動資深專家、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教授李安在先生和韓國新村運動中央會事業團團長李清勝先生來大連市進行講學和考察指導。為大連市機關干部和鄉鎮長作了兩場專題報告會,與大連市高校、研究部門的專家學者舉行了一場互動形式的研討會。
另外,大連市外專局還請了日本“一村一品”運動的創始人平松守彥先生前來講學。針對大連農村的特點,大連外專局還請了幾個日本農業技術專家,圍繞著農村協作組織、土壤利用與保護、水利澆灌等具體技術問題,舉辦現場指導和技術講座,聽課的有鄉鎮長,更有農村技術人員和普通農民,這種交流互動,既是一次再培訓,也是赴日培訓的成果總結會,使得培訓的基礎得到了進一步的夯實。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 使得大連市為來自農村基層工作第一線的人員進行了成功的培訓,為培養一批懂農業、懂農村、懂農民并熟悉熱愛“三農”工作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開創了先河,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中日韓三國互動,突顯國際化交流
2007年11月22日,由大連市人事局、大連市農委主辦,大連市外國專家局、大連行政學院承辦的“中國大連新農村建設中日韓國際交流會”在大連行政學院舉行。這是繼2006年大連市外國專家局先后邀請韓國“新村運動”和日本“一村一品”專家來連傳經送寶、組織百名鄉鎮長赴日韓“東渡取經”后,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國外智力支持的又一重要舉措。
時任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俊文出席交流會并致辭。劉俊文副市長在講話中對大連市人事局、大連市農委繼2006年邀請日韓資深專家來連講座、組織“百名鄉鎮長赴日韓培訓工程”之后,今天在這里再次舉辦交流會進行了充分肯定。劉俊文強調:要加快大連市新農村建設,需要學習、借鑒方方面面的成功經驗,韓國和日本的經驗會給大連市更多的啟示,對大連市開展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新農村建設不但要有好的理論作指導,而且更需要有他人的經驗作借鑒,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少走探索路,在較短的時間里有一個快速的發展。劉副市長指出,日韓專家專程來連為大連市的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要認真學習,廣泛交流,把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認認真真去學習,扎扎實實去努力,腳踏實地去工作,為大連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副院長丁甲鎮先生、日本大分縣“一村一品”國際交流推進協會副理事長安東忠先生和日本水工株式會社關東支店副支店長宮原數雄先生等先后致辭,并就“韓國農村面臨的問題和政策方向”、“農村的發展與農業協同組合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性對農業全局發展的作用”等主題作了精彩的演講。日韓專家在會議之前,到普蘭店、瓦房店和金州等地進行了現場考察,對大連市農村土地綜合規劃、農用土地開發、農業灌溉排水工程等方面給予較高評價,并對大連市農產品銷售、農業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當丁甲鎮副院長聽到普蘭店等鄉鎮長介紹的培訓成果后,非常激動地表示,要把這幾位鄉鎮長的報告翻譯成韓文,讓韓國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的老師們認真閱讀,并寫入該院的教學案例。丁甲鎮的做法,無疑加強了培訓的互動性,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大連的這個培訓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在外國專家們心目中的地位。
大連的百名鄉鎮長培訓工作是實實在在的,培訓后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實實在在的,這次成功的“走出去,請進來”培訓走出了一條適合大連市實際情況,同時又具有典型意義的國際化培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