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以來,山東省濟寧市共引進外國專家1672人次,派出技術和管理人員赴國(境)外培訓755人次,實施國家、省重點項目29個,建立省級農業引智示范園7處,解決各類管理和技術難題1500多個,開發新產品、引進新工藝516個,累計增加直接經濟效益27億元。
“引智興農”取得新成效。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濟寧市政府堅持把農業引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引進和推廣國外優良農業新品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實施農業引智項目230余項,從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國家聘請蔬菜、林果、水產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農業專家300余人次。以示范園基地為龍頭,成功引進推廣了荷蘭迪卡貝特祖代種雞、法國大約克種豬、東南亞蝴蝶蘭、韓國黃金梨等國外名優品種490多個,克隆繁殖、水稻旱育稀植、無土栽培、節水灌溉等先進技術300多項。農業引智有力地推動了濟寧市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更新換代,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加快了農業向無公害、產業化和標準化方向的發展。
“引智興工”邁出新步伐。圍繞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以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優化升級為重點,以大型骨干企業和高成長型企業為主體,不斷加大工業引智項目的實施力度。組織機械、醫藥、紡織、食品釀造等行業的140多家企業開展積極有效的智力引進,加快促進了兗礦、山推、魯抗、如意、太陽紙業、金曼克電器等一批企業的發展壯大。近年來,山推公司實施引智項目7個,聘請日本、德國、美國、芬蘭等國的專家13人次。兗礦國際焦化有限公司200萬噸焦炭暨20萬噸甲醇項目,被列為全省十大重點引智扶持項目,通過引進國外智力,迅速消化、吸收、掌握了世界先進的焦化技術,將我國乃至亞洲的煉焦工業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20 年。
出國培訓取得新成績。圍繞人才強市戰略,重點抓好黨政領導干部、企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出國(境)培訓工作。近年來,濟寧市組織審批和實施各類出國(境)培訓項目146項,派出各類出國(境)培訓755人次。配合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實施了“百名人才工程”,選拔220名優秀學員赴國外進行了培訓,造就了一批宏觀經濟管理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注重發揮企事業單位人才培訓主體作用,積極支持各項目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出國培訓工作。此外,適應不同層次要求,濟寧市利用外國專家前來進行技術指導的機會,舉辦專家技術講座和培訓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研討活動。去年,濟寧市人才市場聘請美國黑帶大師馬修先生傳授六西格瑪管理技術,受到企業的熱忱歡迎,取得良好效果。
引智領域和渠道實現新突破。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濟寧市將引智領域不斷向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醫療衛生等領域延伸。針對塌陷地治理難題,濟寧市先后聘請德國專家泰德教授和SES專家克勞斯教授指導傳授治理開發技術,使荒蕪的沼澤地成為集高價值作物種植、水產養殖與觀光為一體的新型景區,為改善礦區生態環境、促進礦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子。德國口腔醫學專家皮艾爾先生和芭芭拉博士,在濟寧口腔醫院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現場操作示范和專題學術講座,成功解決了該院在牙齒修復技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加快發展旅游業、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濟寧市規劃局、微山縣政府、嘉祥縣文物旅游局先后聘請外國專家來當地指導。這些引智工作新領域的拓展,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與海外專家組織的密切合作得到新的加強。目前,濟寧市已與30多個外國專家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積極舉辦各類項目洽談活動,近幾年來,濟寧市先后組團參加了“中國·山東海外人才交流暨經貿項目洽談會”、“山東·北美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洽談會”,連續舉辦“國際孔子文化節人才交流大會”和“海外人才孔孟之鄉創業行”活動,與海外高層次人才簽訂合作協議50余項。2006年,為打造高水平的國際化人才智力交流平臺,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設立了中國國際人才市場曲阜市場,成為全國第13家分市場,也是繼蘇州之后在地級市成立的第2家分市場,進一步打開了濟寧走向世界的大門。
引智管理與服務工作呈現新局面。堅持以人為本,把搞好外國專家的管理與服務放在突出位置,積極營造有利于外國專家和海外人才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在用足用好用活上級引智政策的同時,結合濟寧市實際,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的意見》和《濟寧市“十一五”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實施意見》。為激勵外國專家來濟寧市工作,市政府設立了“孔子友誼獎”,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次。在2006年國際孔子文化節人才交流大會上,9名外國專家被授予“孔子友誼獎”。目前,來濟寧市工作的外國專家中,有5人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15人獲得省政府頒發的“齊魯友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