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五”規劃以來,遼寧省引進國外經濟技術管理類專家 11.4萬人次,教科文衛類專家1.1萬人次。外國專家與遼寧人民一道,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Ro110重型燃氣輪機引智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研制這一項目,該公司先后引進20多人次從事壓氣機、渦輪等專業的外國專家,掌握了重型燃機的設計思想、方法和核心部件的設計原理,完成了整機總體設計和強度計算、性能計算、氣動計算的全部工作,并對燃氣輪機總體性能進行了優化,先后解決了300余項技術難題,2007年完成了樣機改造。Ro110重型燃氣輪機項目于2008年3月底實現首臺試驗機組點火,這樣整個研發周期為國際慣例的1/3,研發經費僅為項目經費的5%,創造了國際上迄今為止燃氣輪機研制項目的奇跡。
美國籍專家鄧義士先生從1998年起擔任泰科安全產品(沈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任職后一直致力于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生產了高精尖防盜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高額利潤。鄧義士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沈陽工作了10年,親眼目睹了沈陽10年間所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沈陽是一座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米其林沈陽輪胎有限公司總經理法國人米歇爾·裴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沈陽是座有著很好工業背景的城市,所以米其林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企業設在了這里,并一直對其頗為關注。”米歇爾·裴翰直言自己在沈陽工作,最看重的是沈陽的人才資源,也正是這厚重的人才積淀,才使米其林今年年初在沈陽追加投資1.7億多美元,提高生產能力。米歇爾·裴翰2006年曾獲“遼寧友誼獎”。“遼寧友誼獎”設立于2002年,是遼寧省對外國專家的最高獎勵,對工作在各條戰線并為遼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進行表彰和獎勵。他們中有多年來積極在遼寧投資、為遼寧建設事業貢獻力量的外資企業總經理,有長期在遼寧省大專院校擔任外語教師、獻身遼寧教育事業的外國文教專家,還有為老工業基地改造、農業現代化和重點科研項目辛勤工作的外國技術管理專家。
5年來,遼寧省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國專家表彰獎勵機制,以省政府名義授予了分別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荷蘭、日本、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115名外國專家“遼寧友誼獎”,其中26人還榮獲了中國政府對外國專家的最高獎勵——國家“友誼獎”。
環境是吸引力,事業是感召力。遼寧省各級政府為高層次海外人才在遼寧工作和創業發展,努力創造著各種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遼寧榮信電力電子公司在成立之初,只是一個有6名員工、80萬元注冊資金的小公司,幾年來通過走引進國外智力之路,在吸收、消化引進烏克蘭技術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研制成功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等成套設備,廣泛應用于冶金、電力、煤炭、有色金屬、電氣化鐵路等重點耗能行業,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該公司已于去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由引智而建立并伴隨著引智而不斷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說起引智工作給企業帶來的好處,企業員工由衷地說,引智創造了榮信,引智成就了企業輝煌。
一組數字顯示:“十五”以來,遼寧全省累計執行引進國外技術、管理專家項目2129項,以服務臨港產業發展切入沿海經濟帶建設,圍繞港口建設、港口物流及造船業的技術攻關和管理創新積極提供引智服務,僅2007年就執行涉及“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項目52項,聘請外國專家217人次。在農業方面,“十五”期間遼寧全省共引進“五寸人參”胡蘿卜、網紋瓜等農業新品種和百合種球繁育、蘋果無毒矮化等種植養殖新技術200余個;遼寧還以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為主攻方向,全面啟動引智示范村建設工程,大力發展“一縣一業”,培育“一縣一品”引智精品項目,其中丹東東港市通過引進并大面積推廣國外草莓優新品種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
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主創新的能力,而自主創新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開發。如果說招商引資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種“輸血”作用的話,那么人才智力的引進則達到一種“造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