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8日至9日,陜西省“一村一品”現場會(關中片)在涇陽縣召開。姚引良副省長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要求各地、各部門站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深刻認識“一村一品”對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努力加快陜西省“一村一品”的發展。
近年來,陜西省“一村一品”發展迅速,目前省級示范村從業農戶43.67萬戶,從業人員達100多萬人,2007年示范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348元,比上年增長18%左右,收入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村一品”在促進農民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姚引良指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村一品”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統攬,按照“穩糧、優果、興牧”的思路和“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規模,做強在品牌,關鍵在提升”的總體指導思想,以《陜西省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規劃》為總綱領,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切實加強基礎建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提升示范村,擴大推進村,推動“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鄉一業和一縣一業轉型。在陜北、關中、陜南形成20個左右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一縣一業示范縣和一批一鄉一業示范鄉鎮;在全省形成一批大的農業產業化園區和企業集團,使“一村一品”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載體和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從今年起陜西省將在全省選擇100個左右的村分年度進行品牌培育,爭取用3-5年的時間,培育一批在全省有較高知名度、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一村一品”品牌。
(陜西省外專局 丁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