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成功其實也沒什么訣竅,它就像跑步一樣,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但你一定得勤奮地跑起來,把每一筆業務、每一塊市場、每一個關系網都跑通了、跑熟悉了,財富自然會源源不斷地滾過來!”
跑業務,19歲成為營銷總監
1982年出生的劉標峰是福建省福安市人,1997年考入福建寧德地區農業學校市場營銷專業。2000年7月,中專畢業后,他應聘到當地一家啤酒公司做業務員。上班第一天,老板就對劉標峰等人說:“我看你們這些學生可能吃不了苦,所以決定讓你們到生產車間去鍛煉三個月……”當時正值啤酒生產銷售旺季,每天早上6點多就開始上班,到次日凌晨才下班。三天后,和劉標峰一起進來的幾個同學就紛紛嚷道:“兄弟們,這不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太苦了,受不了,咱走人吧!”
同學們都走光之后的第二天傍晚,劉標峰也準備不干了,一個人呆在宿舍里收拾東西。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同學遺棄的一本舊書,里面有個《往下三尺有黃金》的故事深深觸動了他,他豁然開朗:既然我已經比那些同學多堅持了一天,何不再堅持第二天、第三天呢?說不定再“往下三尺”真有“黃金”啊!
果然,半個月后,老板把劉標峰調到了業務部辦公室。第二個月,就開始派他到浙江和江西兩省發展業務。這段時間里,劉標峰認識了很多年輕有為的經銷商,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如何做生意和做人的經驗。
上班第五個月,劉標峰覺得跑業務應該學會開車,可他當時沒錢。怎么辦呢?他忽然想到“分期付款”這個概念,便大膽地寫了一個方案給老板:“我想學習開車,培訓費需要5000元,可是我現在經濟困難,能否借5000元給我?每年的利息10%,每個月從我的工資里面扣除250元,24個月還清。而且,我這樣做對公司有3大好處:1、我拿到駕駛證后公司可以省一名司機,節省不少錢;2、如果支持我,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努力,創造更多的效益;3、公司沒有任何的財務風險,因為這錢可以從我的工資里直接扣除。”結果,老板真的答應了。
兩個月后,劉標峰順利地拿到了駕駛證。老板因此更加信任他欣賞他,還給他配了一輛商務車。2001年春,劉標峰到浙江出差,一位經銷商對他說:“你天天都在各地跑,賺錢機會其實很多。比如現在我有一大批啤酒瓶及箱子等待著買主,而且我調查過,浙江的價格比福建的收購價低很多,你如果買下來,再賣回到福建去的話,一定可以穩賺一筆……”劉標峰立即了解了一番,的確如此,當時公司也很缺啤酒瓶,于是他在發展業務的同時又開始為公司在浙江各地收購舊酒瓶,實現了“雙薪”。
由于業績出色,2001年夏,劉標峰當上了啤酒公司浙江、江西兩省的營銷總監。19歲的他本以為這是極大的成功,直到他認識了一位不到30歲卻身家數百萬的經銷商。那位老板告訴他:“小兄弟,一個人在年輕時要離開家越遠越好,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和他一生所走的半徑成正比,給自己畫的半徑越大成就也就越大!等老的時候再回到家,這就叫衣錦還鄉、葉落歸根……”這時,劉標峰才感覺自己的思考格局太小了。于是,他決定放棄一輩子在當地做一個啤酒經銷商的夢想。
跑市場,21歲成為百萬富翁
2001年10月,從家鄉的啤酒公司辭職后,劉標峰南下廣州闖蕩。初到大城市謀發展,他才發覺自己太年輕了,而且經驗不足、學歷不夠、能力也不夠……
因為“太嫩”被一些企業拒絕以后,劉標峰決定自主創業。2001年底,劉標峰和幾個同學在廣州開了一家小貿易公司,先是到珠三角城市的廢品收購站收購啤酒瓶,然后轉運賣給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小啤酒廠。2002年4月,他又開始銷售啤酒,從工廠直接進貨轉賣給各個酒吧。
2003年初,21歲的劉標峰資產就達到近百萬元。但年輕的心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在廣州發展了兩三年后,他感覺自己經營的這份事業已經到達極限,幾乎沒有了再做大做強的空間和激情。
他想,自己在全國各地跑了不少地方,有很多的市場資源和行銷經驗,完全可以發展其他的新項目。何況自己還年輕,多涉及一些行業就等于多學幾門“功課”!于是,他開始通過網絡、報紙、雜志、展會等途徑到處尋找新的項目,先后研究分析了幾十種,但都沒有做最終決定。
有一天,劉標峰在一本商業雜志上看到了臺灣國際職業培訓師陳安之的財富報道后,心里十分激動。陳安之不僅是世界華人成功學專家、著名的潛能開發專家及NAC心理學家,而且在27歲時就奮斗成為億萬富翁。剛好雜志上有陳安之的一個產品招商廣告,只要投資50萬元就可取得省級代理資格。劉標峰讀中專時,就曾看過陳安之的書,深受啟發,還曾將陳安之當作自己的偶像。所以,他第二天就飛到深圳拜見陳老師,把陳安之產品的上??偞頇嗪灹讼聛?。2004年初,劉標峰將廣州的所有生意轉讓后,只身飛往陌生的上海,注冊了上海游傲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就是銷售陳安之的產品,開始很不順利。有一天晚上,郁悶的他看完陳安之的《賣產品不如賣自己》光碟后,心想:是啊,與其只顧著去代理別人的產品,倒不如先把自己的品牌建立起來,假如自己出名了,隨便賣啥產品也會暢銷啊!
跑關系,24歲成為創業楷模
怎樣才能出名呢?劉標峰想到了兩個辦法:一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二是把自己往名人身上“貼”,多沾一些名氣。前者,他采取了建立“游傲網”、開辦“游傲成功學書籍專賣連鎖店”等辦法,逐漸樹立“游傲”品牌。后者,他決定把陳安之請到上海來現場演講,這樣既可以擴大自己公司的影響力,又可以帶動產品的銷售。但要請陳安之并不容易,因為作為全亞洲最頂尖的演說家,陳安之當時的演講費高達二十多萬元/3小時,演講半天(6小時)的話,總花費需要六七十萬元,而且觀眾只能限定在1500人之內,這樣每張門票至少要定在600-800元,才會贏利。如此高的門票,會有人來聽嗎?劉標峰心里也沒有什么把握,但他還是決定,哪怕虧本也要賭一次!經過努力,他終于和陳安之的中國區經紀人談好了相關事宜。
2004年4月10日,由劉標峰一手策劃的“與成功有約”陳安之大型研討會在上海隆重舉行,總共吸引了1500多人參加。那天,陳安之當著全場人說:“劉標峰是我所見過成長速度最快、最具有魄力、最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我愿意收他做徒弟!”年僅22歲的劉標峰第一次受到“世界名人”如此高的贊譽。他覺得自己舉辦這次活動的最大收獲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和陳安之建立了友誼。嘗到甜頭的他,在兩個月后,又和另一家公司在上海長寧體育館共同舉辦了“NAC成功者大會”,這次請來的是被譽為“世界第一銷售訓練大師”、來自美國的湯姆·霍普金斯先生。
劉標峰還先后與亞洲第一名嘴張錦貴教授、國際理財大師殷生博士、企管名師林有田博士、著名企管大師余世維博士和項尖企業教練李踐老師等名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除了邀請他們到上海演講外,還被授權代理他們的系列產品。擁有了諸多“名人資源”后,精明的劉標峰開始進軍互聯網行業。2004年底,他又創建了以網絡在線教育培訓為主題的“第一成功網”。
近朱者赤。與名人們打交道多了,劉標峰也逐漸成長起來,演講水平越來越高。2005年初,一位名人對他說:“如今的大學生很需要激勵,很多人畢業后找不到方向,但如果我去給他們講如何成功,他們不會聽,因為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而且他們也沒錢來聽我的課。你現在才23歲,但已經非常成功了,如果你能到大學去演講,一定能引起共鳴,因為你原本只是一個中專生,幾年時間就創造出上百萬財富……”
劉標峰得到名人的點撥后,很快就策劃了全國高校免費巡回演講活動。從2005年3月16日的第一場演講在哈爾濱林業大學開始,他先后到過南京財經大學、上海海運學院、安徽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幾十所高校演講,歷時半年之久。這一系列活動讓他名聲大振,并且無形中促銷了他公司的代理產品。2005年底,他的公司被國家工商聯評為“中國優秀民營企業”,他還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青年創業楷?!钡念C獎大會。2007年,他又開始大力發展培訓業,將“游傲網”、“第一成功網”分別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教育訓練電子商務平臺和在線學習平臺。
如今,剛滿26歲的劉標峰已經身家千萬。2008年4月,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謙虛地說:“說實話,成功其實也沒什么訣竅,它就像跑步一樣,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但你一定得勤奮地跑起來,把每一筆業務、每一塊市場、每一個關系網都跑通了、跑熟悉了,財富自然會源源不斷地滾過來!”
(摘自《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