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呈現在市場面前,讓希望殺出慘烈競爭重圍的企業和經銷商開始為之趨之若鶩。
誰為“家居服”正名?提起家居服,在相當一部分國人的消費觀念中,首先想到的是睡衣,甚至很多人索性把家居服誤解為睡衣。一個在家居服界被經常提及典型例子是,在很多城市生活區周圍的超市和菜市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身著睡衣的家庭主婦甚至白領旁若無人地散步購物,盡管在外人看來很不舒服,而本人卻毫無感知。
家居服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國家,90年代引進中國。近幾年,隨著各地商場家居服專柜和家居服專賣店興起,“家居服”也開始為消費者所知,并開始成為服裝行業一個新分支。
然而關于家居服的定義,長期以來,業界和消費者都不能給家居服一個確切的定義,哪些服裝屬于家居服,哪些服裝不屬于家居服,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同時,由于也缺乏家居服行業組織和行業標準,全國逾千家專業及兼業生產家居服的企業仍是各自分散,在市場中更是“趟著石頭過河”。
中國家居服業發展史上,200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年。2007年3月15日,第89屆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會場內,古城南京,中國家居服行業發展的總舵手一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家居服專業委員會宣告成立,這標志著中國家居服行業將擺脫服裝和內衣的附屬品的地位,開始成為一個獨立并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行業。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天,“家居服”從此有了一個相對規范的定義,與家有關,能體現“家文化”的一切服飾產品。家居服因“家文化”的需求而產生,包括傳統的穿著子臥室的睡衣和浴袍、性感吊帶裙,既包括可以“出得廳堂”體面會客的家居裝,也包括“入得廚房”的工作裝,還包括可以出戶到小區散步的休閑裝等。
自此,“家居服”概念已經超過傳統意義的“睡衣”這一狹小領域,開始圍繞“家文化”深做文章,朝著一個更為寬泛的領域延伸,而原本各自獨立、分轄而治的家居服行業也開始走向統一、健康和良性的發展軌道上來。一個尚待喚醒并大有可為的新興市場開始呈現在市場面前,讓希望殺出慘烈競爭重圍的企業和經銷商開始為之趨之若鶩。
一個尚待喚醒的巨大市場
21世紀是一個什么世紀?這是一個毫無新意但每次提及都會讓人興致盎然的問題。因為,正在演繹中的21世紀仍然帶給人們無盡的充滿美好想象并略有幾分刺激的期待。
仔細觀察21世紀以來的產業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圍繞“家”的生意分外紅火。房地產熱暫且不論,北京三環、四環沿線鱗次櫛比興起的家居建材超市或廣場,家居產業市場有多大?單從百安居、宜家、家得寶、樂華梅蘭等外資家具建材超市相繼涌入,便可見一斑,而與“家”密切相關的家紡業也不甘寂寞,在各種專業展會上,財大氣粗的家紡企業動輒百萬營造的富麗堂皇的層位,讓凡事量入為出的傳統企業的展館相形見絀。
在家居企業高利潤的利誘下,以至于部分家居企業開始進入風險投資的關注視野。最近,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家居發展年會上,今日資本總裁徐新給臺下的優秀家居企業老板洗腦,“我們將幫助企業打造品牌,然后再去上市。我們的理念第一是投資企業、第二投資行業、第三再去上市,在未來三年到五年的時間幫助企業家實現夢想。”
風險投資家不是慈善家,他們之所以不惜一擲千金,是因為他們看好家居企業的豐厚利潤前景,那么同屬于主打“家”概念的家居服行業,是否也和家居行業和家紡行業一樣,存在著一個尚待喚醒的巨大市場空間呢?
家居服的本身屬性,其介于正裝和內衣之間的魅力,非常適合未來人“以家為活動中心”的休閑生活方式,正是目前服裝市場上的一個尚不為人重視的巨大空白點。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以家為中心點,500米之外的各類服裝應有盡有,而500米之內的服裝,即我們的家居、生活服系列,在市場上仍處于邊緣狀態,沒有一個明確的導向。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注重家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家居服有著常規服裝無法替代的地位,難怪有人樂觀地把家居服行業稱作“服裝行業的朝陽行業”。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加上農村城市化發展,誰也不敢小覷這一潛力巨大的后來者。
“就產品屬性而言,家居服是一類很特殊產品,因為它的舒適性,一旦人們穿上就很難再脫掉。因此我預計不出3年,家居服將成為一種風尚,并為大多數消費者接受。”一位在內衣界頗有名氣的人士向記者如此斷言。
我們看到,家居服行業新的大幕即將在2008年初春上海舉行的第90屆“中針會”上拉開。
尋找產業崛起中的變革力量
一個新興的產業,一切都是嶄新的。市場大潮涌動,既為進入者營造了適合成長的環境,同時這里也暗藏暗礁,市場的下確定性,隨時可能將缺乏足夠準備的進入者連船打翻。而目前的中國家居服產業正屬于這樣一種產業;平靜的產業湖面下正悄然上演著一場變革的傳奇。
“與浙江、福建的相對成熟的男裝企業相比,我們沒有太多的優勢,但在家居服行業則不同,這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還存在很多的市場機會,只要抓住機遇,完全有超越的機會。”廣東睦隆制衣有限公司“掌舵人”陳少和表示。
位于廣東汕頭的這家公司進入家居服行業之前,專職生產男裝T恤,2003年前后在作了詳盡的市場調研之前,決定進入前景廣闊的家居服行業,定位是高端家居服,借助之前在服裝業的成熟管理和資源,這家企業短短幾年間便成為一家在業內頗有名氣的家居服企業。
在記者走訪的幾家家居服企業中,都得到同樣一個答案,就是目前的家居服行業一切還都處于最初“跑馬圈地”時代。而現在對于這些家居服企業而言,最為緊要的事情是,大家齊心協力一同把市場做大,讓更多的消費者知曉這個充滿濃郁家文化色彩的家居服產業。
“對于家居服行業而言,2008年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奧運到來的那個月,大多數中國人將在家里看電視,這樣在家里的時間會比平時多一些,這對于家居服行業而言是一次難得發展契機,預計明年將有50%的增長空間。”深圳市凱迪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渲認為,未來幾年家居服行業將會迎來一個“躍進式”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位年僅35歲的董事長富有創造性地開創了我國首家家居服MBA課堂,對來自全國的幾十位經銷商,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
與其他產業興起之初主要依靠自發成長相比,很多家居服企業在創業之初,便具備了前瞻性的眼光,并初具成熟的發展態勢。筆者在與廣州、汕頭幾家家居服企業負責人的交談中,能感受到這一點。
擁有華南理工大學經濟學學士和中山大學EMBA學位的貝婷娜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巴錫坤就是一位有思想的企業家,在去年將營銷中心從汕頭搬到廣州后,為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正積極尋找在管理、營銷、投資、設計等方面職業經理人,真正實現從家族式企業到現代企業的轉型,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是要發展成為一個實施多品牌戰略集團公司,并計劃在適當的時候實現上市融資。
與貝婷娜服裝有限公司所在的廣州營銷中心不遠,康妮雅(國際)有限公司也將公司的總部從中山小欖鎮搬到繁華的廣州市中心。公司總裁石美儉是當地著名的女企業家,她的大膽革舊求新的魄力深得業內稱道。十幾年前,康妮雅果斷瘦身,從文胸行業全身而退,專注于休閑家居服行業,這在當時頗讓人費解。現在,人們看到的卻是“康妮雅”、“CON-LIABODY”、“2M”,“維C生活”等品牌在休閑、家居服領域的巨大成功。
如同孕育了保暖內衣的輝煌一樣,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再次成為家居服行業異軍突起的平臺。兩個月后,在上海舉辦的第90屆中針會一號館里,我們將會看到康妮雅、凱迪、達爾麗、汝斯芬、睦隆、弗勞斯、貝婷娜、婭茜、倩蒂、安之伴等‘14家家居服飾企業在中紡協家居服專業委員會的組織下,首次集體參展的強大陣容,展區面積將超過1500平方米,首次向社會營銷“家居服飾”的概念。
中紡協家居服專業委員會肩上的重擔正慢慢扛起,在業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正處于產業崛起中的家居服產業發展大幕徐徐升起,一場場變革好戲正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