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養殖奶山羊投資小、見效快、綜合效益高,已經成為我國部分地區的畜牧業支柱產業,為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本期焦點欄目就奶山羊產業發展的市場前景、有利條件、種羊選擇等主要問題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斌云教授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對讀者發展奶山羊養殖有所參考。
一、奶山羊市場前景與效益分析
1 奶山羊適應性強,飼料報酬高,生產周期短。奶山羊適合各地農民養殖。它是草食家畜,對飼料中的干物質、粗纖維、有機物或蛋白質的消化率比牛和綿羊高,將飼料能量和蛋白質轉換成奶的效率也高于奶牛和綿羊。奶山羊一年一胎,一胎平均兩羔,每年母羊增殖率為80%-90%,比奶牛高1倍。羔羊出生10~14個月配種,15~19個月便可擠奶。由于奶山羊繁殖和生長世代間隔較短,在改良工作中,不論數量或質量都能得到較快提高。
用西農莎能奶山羊與當地雜種奶山羊進行一次雜交改良,在用優良牧草培育的條件下,一個泌乳期可以產奶500~600公斤,改良的效果十分突出。農戶飼養2頭奶山羊,1頭可以純收入1000元左右。
2 羊奶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是我國奶類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羊奶是奶中佳品,富含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白蛋白、球蛋白等高品質蛋白質,具有明顯的增強免疫和抗過敏作用。羊奶中難消化的酪蛋白含量較牛奶低,脂肪球也比牛奶的脂肪球小,富含鈣和維生素,容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宜兒童、孕婦和老年人飲用。羊奶偏堿性的良好緩沖性使之成為胃病、腎炎、結核、哮喘等患者的理想食品。
我國發達地區如廣東、福建、臺灣等南方省市的消費者把羊奶看做一種天然高級補品,每公斤鮮羊奶的售價高達10-16元,成為高收入階層消費者青睞的營養補品之一。
生產超高溫消毒羊奶,拓展羊奶銷售渠道,北奶南下,市場前景看好。羊奶干酪是歐美消費者喜食的營養佳品,改革開放后,來華外國人增多,引進國外加工技術和設備,生產羊奶干酪供應賓館、飯店,將會有一定的市場。
3 奶山羊既適合農戶分散經營也適于集約經營。即使在集約化管理下,養奶山羊對環境的污染也遠比奶牛小。根據調查,果樹地套種毛苕子、三葉草、百脈草等一年生豆科牧草,每667平方米(1畝)地平均可收干草500公斤,加上果樹葉和果渣的有效利用,可以滿足1.5頭奶山羊需要的飼料。
利用農區大量農作物秸稈飼養奶山羊,或者利用黃土高原退耕地和渭北果業帶種植牧草飼養奶山羊,既可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生產廉價質優的奶品,又可肥地養地;既可使農民普遍喝到奶,又可使農民增加收入,是一舉多得、潛力巨大、促進農業循環發展的良好舉措。
二、我國奶山羊發展概況與特點
1 奶山羊在國家科技計劃中日益受到重視。20世紀80年代奶山羊就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畜牧業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國64個奶山羊基地縣為解決城市人口的蛋白質營養問題作出了貢獻。國家有關部委已將奶山羊產業發展列入《全國奶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規劃》,2007年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其他科技計劃中列支經費支持奶山羊基礎研究,以及奶山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奶山羊生產基地建設和科研推廣工作等應用研究。我國奶山羊產業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2 奶山羊生產的優勢區域逐步形成。我國奶山羊生產歷史悠久,已經形成陜西、山東兩大傳統奶山羊主產區和遼寧、河北、廣東、河南等省奶山羊快速發展的格局。而以廣東、福建等省為代表的奶山羊產區重在發揮羊奶保健功能開發的優勢,促進羊奶加工業發展。羊奶市場潛力巨大的東南亞地區,將為華南地區的奶山羊生產提供得天獨厚的外部條件。廣東、福建地區的奶山羊業有望成為新的奶山羊生產優勢區域。
3 羊奶消費量穩步增加,羊奶產品加工開發能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專門從事羊奶加工的企業屈指可數,但生產設備、產品開發和加工能力毫不遜色,大連九羊、西安蒲公英、河北亞億、鐵嶺羊森等企業規模大、加工能力強,特別重視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并以生產營養價值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為主,引領我國羊奶加工的潮流。
三、選擇哪些奶山羊品種好
1 莎能奶山羊原產于瑞士的莎能鎮,以體格高大、產奶性能優越、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而聞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奶山羊品種。其可貴之處不僅在于它能生產出僅次于人乳的“奶中之王”,更重要的是作為種畜資源能改良出更優良的新品種。目前,莎能奶山羊已被引至世界許多國家用于改良地方品種。
莎能奶山羊作為我國最早培育的優良羊品種,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其生產規模和水平已成為國內奶山羊生產的代表。陜西莎能奶山羊,1971年因保種的需要引入到千陽縣種羊場進行繁育,形成了第二個純種莎能奶山羊群體,后因經營管理和疫病等因素的制約,僅完整地保留下了陜西千陽縣種羊場的核心群。莎能奶山羊適應性較廣,但怕嚴寒,下耐濕熱。
2 吐根堡山羊,原產于瑞士,現主要飼養在四川和山西等省。它具有良好的乳用體型。毛色以淺褐色為主,年產奶量為600-1200公斤,含脂率3.5%左右。
3 嶗山奶山羊產于山東青島市,是用莎能奶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選育而成的奶山羊地方良種。全身白色。泌乳期8-10個月,年產奶600公斤以上。耐粗飼,生長發育快,繁殖率較高,平均為170%-190%。
4 關中奶山羊,原產于陜西關中盆地,是以莎能奶山羊為父本,與當地山羊雜交選育而成的乳用品種,其體質結實,泌乳期6個月,年產奶400-700公斤,含脂率3.5%左右。母羊性成熟為4-5月齡,秋季發情,12月齡配種,產羔率160%。
四、進一步發展奶山生產的幾點建議
1 將奶山羊生產納入國家扶貧計劃。利用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貧困地區農民發展奶山羊,推廣貸羊還羊、技術跟蹤,增值分成、滾動發展的扶貧模式。由乳品廠建立養殖小區的擠奶站,統一貸款,支付50%購羊資金(200元左右),從養羊戶鮮奶收入中扣除,另50%購羊資金由養羊戶籌集,以增強養羊戶的責任心。
2 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繼續加大改良力度。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奶山羊研究室和西農莎能羊原種場,引種國外莎能奶山羊進行血液更新,在奶山羊產區建立品種核心群和奶山羊后測定站,選出品質最好的種羊,進行品種改良,以大幅度提高各地奶山羊質量。
3 對貧困地區奶山羊基地縣的小規模羊奶加工企業實行歸并、整合,建立新的聯營股份制企業。在奶山羊養殖小區內實行統一防疫、統一配種、統一飼養、統一擠奶的四統一管理制度,規范奶山羊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
4 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內部管理,抓好奶源、奶品質量、種羊質量等工作,并為奶山羊飼養戶和加工企業提供技術培訓等服務,加強養羊戶和企業自律,防止無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