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服務細節感人讓顧客切身感到為自己著想
企業要對員工進行教育,使員工認識到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代表的是企業,不是個人,不論大事小事,都應時刻想著企業的形象,時刻想著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時刻想著代表企業處理好與顧客的關系,在細微之處塑造,,企業的形象。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法國巴黎有一家里茲大飯店,顧客乘出租車剛到飯店門口停下,就會有服務員及時幫助顧客打開車門待客人下車后,又馬上會記下出租車的號碼。飯店解釋說:“巴黎共有14500輛出租車,如果客人有物品遺忘在車上,這是幫助客人找回失物最有效、最簡捷的方法”。可見飯店為顧客服務用心良苦。顧客的需求是多變的,必須有目的、有意識地了解顧客的需求,及時施以適當的服務。為此,一是要解決員工的思想意識問題,二是要用制度做出明確的規定,真情服務,以情感人。從這兩方面為企業爭取長期顧客打下基礎。
二、以德報怨讓顧客真正體會到做“上帝”的感覺
出現投訴或糾紛,都必須迅速處理。特別是當糾紛的責任在顧客時,要能夠“以德報怨”。企業員工必須認識到在工作崗位上,員工代表的是組織,不是個人。可以設想,如果員工在工作崗位上與顧客打起來,也就等于是企業與顧客打起來。所以,員工要時刻把企業的形象放在第一位。
例如一位顧客突然專程趕到某公司,聲稱他接到一份通知,催他歸還欠該公司的欠款。這使他特別惱火,因他從不欠這個公司的款項。他生氣地告訴公司經理,以后再也不買這個公司的東西了。公司經理耐心聽他講了個痛快,感謝他專程來提意見,并按慣例請他吃了飯。結果,客戶不僅消了氣,反而又簽了一大筆訂單。回去后他重新檢查了賬目,發現有一張放錯了位置,正是這張欠款單,他馬上給公司寄了張支票,并附上一封道歉信。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當企業面臨顧客的投訴時,其理智的辦法就是化敵為友。對投訴持歡迎態度,不與客人爭吵,不為自己辯護,兼顧客人的利益和企業的名譽。首先,要讓投訴者宣泄心中的不滿情緒,盡量讓他們把抱怨傾吐出來。其次,查明真相找出原因。最后,要采取與人為善的態度,不管過錯是出于自己還是出于顧客,都要幫助解決,出于自己的原因,要真誠道歉,盡可能補償顧客,出于顧客的原因,對顧客的幫助仍然是必要的,這正是在顧客心中樹立自己良好形象的大好機會。
三、不違心賺顧客一分錢換來良好商業信譽
企業必須教育員工首先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靠誠信得人心,做事一定要言必信,信必果,才能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位先生來拜訪英特爾公司的比爾·蓋茨先生,打算購買英特爾公司的8080芯片,對于微軟來說,這是一筆飛來的大生意,比爾蓋茨喜出望外。但他馬上想到,采用8080芯片不如采用8086芯片更先進,但這卻意味著微軟要失去這筆生意,比爾·蓋茨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此次合作沒有成功。但比爾·蓋茨的坦誠令該公司十分欽佩,他們決定與微軟公司長期合作,先后購買了微軟公司的幾種高級語言軟件。正是借此契機,微軟公司得以迅速發展。比爾·蓋茨以他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客戶,使他們感到沒有比坦誠更珍貴的東西,為微軟贏得了聲譽和發展良機。
四、建立日常溝通渠道牢牢把握顧客需求
企業員工要樹立溝通交流的意識,溝通交流是指與顧客之間要進行雙向的信息交流,包括收集顧客信息和傳播企業信息。要收集顧客的信息,顧客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質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如:收集顧客需求的信息、顧客對產品評價的信息、顧客對企業形象評價的信息、顧客對企業的建議。從而有針對性開展營銷工作。傳播企業的信息包括,傳播企業的性質和目標,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信息,企業的整體形象。利用各種途徑,加大傳播力度。
例如,與顧客處好關系要從長遠考慮,建立與顧客聯系的制度,定期拜訪重要的顧客。要有傳播意識,積極捕捉各種機會或事件,傳播企業的良好形象。例如,1992年,大連市一居民家中失火,家里的一臺彩電被烤變形,在滅火時又進了水。事后,家人發現這臺彩電功能正常,圖像清晰,聲音響亮。這位用戶寫信給廠家希望換個外殼。廠家認為這臺彩電是無價之寶,安排一名副廠長帶隊趕到大連,將一臺嶄新的彩電送到用戶家中。與此同時,他們主動與新聞界聯系,這件事被大連各大媒介廣泛傳播,該品牌的彩電在大連銷量成倍增加。假如廠家給用戶回信告訴價格,款到后發貨。顯然不會有這樣顯著的效果。所以要抓住每一個機會,以傳播為手段,樹立組織的形象,提高組織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