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的水鄉是小橋、流水、人家,是文人向往的浪漫家園;而蘇北的水鄉是油菜花、荷藕、蘆花,是汪曾祺筆下的世間桃花源。
而對于我來說,蘇北水鄉就是童年的代名詞。那盛開的油菜花是童年里最美的記憶,那飄香的蓮藕是兒時最香甜的滋味,那水鄉的姑娘是世間最美的女子……
油菜花開
三四月份,蘇北水鄉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地開了。
小時侯,總不會注意這些到處都有的花兒。只是每當看到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看到那滿世界的金黃,看到那濃得化不開的燦爛,尤其嗅到那彌漫在空氣中的香氣,小小的心里便忽然一震:原來春天已經來了!
也許是蘇北水鄉的大地特別適合它的生長吧,這種花兒在田里、路邊、河坡上,隨處可見。它是一種極普通的花兒,但它卻成了我對于蘇北水鄉,對于童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它讓我魂牽夢繞,心醉神迷。
記得小時侯,回家的路上有一條小河,河岸上開滿了油菜花。放學回家,經過河邊,我們幾個小孩總偷偷摘一朵油菜花。我總喜歡拿在手中,使勁地嗅兩下香氣,快樂極了。回家后,我把它插在一個裝了水的瓶子里。在蘇北,人們都很喜歡這種花,它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希望。
近日聽同學說,江西婺源的油菜花開了,特美麗,他們打算去那里觀光。我聽著他們的議論,眼前立即就浮現出蘇北水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地。在我的故鄉,如今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今年它們是否依舊還還那般燦爛?跟過去比,有了什么變化?
這么想著,冥冥中,我飛回了故鄉,飛入了蘇北水鄉那金黃燦爛的油菜花叢……
蓮藕飄香
蘇北水鄉,每到夏天,湖蕩里就婷婷地立起無數玉女似的荷花。爸爸每次下鄉回來,總會給我帶回一支。它還只是花骨朵兒,我把它插在一個裝了水的瓶子里。不用幾天,它就開了。
其實對于荷花,我見的并不多,接觸得多的還是蓮藕。
水鄉盛產蓮藕。就這蓮藕,可以作成好多美食:蓮藕汁、藕粉、藕餅、蜂糖藕、蓮花茶,等等。小時侯,我總覺得這些都是高級的食物。告別是藕餅,這應該是蘇北水鄉最具特色的食物吧。那做法至今我還記得。首先將削了皮的藕,放在一個類似盆一樣的陶瓷容器上逆著藕的紋路擦,將擦下來的藕的碎屑和汁液揉成一個個餅。然后,把這一個個小餅放到鍋里用油炸,炸到一定程度,撈出來,這就是一個個香噴噴黃燦燦的藕餅了。
我永遠都記得那藕餅的味道。我喜歡蘸著糖吃,軟軟的,有著藕的清香。還記得一個廣告,主人公回憶起童年時的美食:古老的大宅里,昏暗的燈光下,那穿著馬褂、戴著瓜皮帽的孩子喝著芝麻糊,喝完了還香香地舔著碗,真是余味無窮。每次看這廣告,我就會想起兒時吃藕餅的情形,雖然不至于舔碗,但是每次總要吃上好幾個,直到吃的很飽為止。今天的袋裝方便食品再好吃,標準化生產的藕制品再精細,卻總也趕不上那用鄉間的蓮藕做原料,自家手工做成的藕餅的香甜呀。
如今我遠離故里,若有家鄉的親戚來,他們總會給我帶上一些。但再吃起來,卻感覺怎么也沒有小時侯的好吃。兒時的滋味永遠都是最香甜,最難忘的,無論歲月多么久遠,它們總是深藏在心中,夢中。
水鄉姑娘
《受戒》是汪曾祺老先生寫故鄉里下河風情的精典之作,小說中的小英子總讓我聯想到蘇北的水鄉姑娘。她是蘇北水鄉姑娘的典型,善良、淳樸,活潑、好動,充滿鄉間氣息。就連這名字,也是水靈靈的,透著一股荷花蓮藕的清香。
忽然間想到了那部老電影《柳堡的故事》。柳堡是里下河的一個小鎮,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蘇北水鄉關于一個軍人和一個水鄉姑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的名字和小英子很相似,叫小英蓮,性格也像蓮藕一樣清純潔凈。電影中的那首《九九艷陽天》,曾唱歡了一大批人的心,唱紅了一個時代。那帶著河水清風的歌詞,至今鐫刻在我的心上: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風車呀風車那個依呀呀地唱哪,小哥哥為什么呀不開言……
其實如今的每個水鄉姑娘,都是那個唱著九九艷陽天、坐在垛田邊等著小哥哥的二妹子呀。
我的媽媽就是一個柳堡姑娘。也許是因為蘇北水鄉的水特別滋潤養人,雖經歲月流逝,媽媽至今還是風采依舊,她的歌聲永遠那么純凈和明亮,哺育我成長。如今我時常遐想,年輕時的媽媽,一定是穿著藍底的碎花衣裳,腰肢如水一樣微微擺動,雙手輕輕地撥著波浪,目光像水一般漫過蘇北的土地,鬢角上別著一朵花,風吹來,烏發頓時飄飛起來,一揚臉,她那脆潤潤的脆生生的民歌,立刻就把天空唱高了,把云唱白了,把古老的運河唱深了唱長了。
啊,我夢中的蘇北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