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初夏的一日,我會組織了作家丁家桐、許少飛、許鳳儀、童嘉通、王虎華等12人,來到省級開發區——儀征經濟開發區,以“走進火熱生活”為主旨,進行了參觀采訪活動。在船舶工業園(圣陶沙船廠和金陵船廠)、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萬事通通訊公司、古老的十二圩龍江港和鹽棧大門樓,作家們思古撫今,感慨萬千,寫下了一些詩歌和散文,這里選編一組以饗讀者。
(杜 海 劉 水 解飛飛 汪向榮 張傳浩)
揚州至儀征沿江一線,鄭板橋說是田園風光極為美麗。水是明凈的:溪淺沙明,游魚歷歷可數;土地是肥沃的:江流灌溉,土濕稻青,埂岸上撒麻種豆;村舍是幽靜的;密樹連云,竹籬茅舍,瓜圃豆棚,斜陽衰草;鄉村的少女是迷人的:浣春衫,梳云鬢,樸素可人,韻致娟朗。板橋在這一帶讀書教書先后10年,描寫應當是可信的;歷史過去了200余年,奧運之年的6月12日,雨霽天青,和風拂面,男女一行10人在這一帶驅車1日,才知道什么叫日新月異。
竹籬茅舍不見了,田連阡陌不見了,新時代的“阡陌”是縱橫交錯的高等級公路。車內北望,連片的小樓五色斑讕,錯落有致,逶迤千百人家;南邊看看,江天一碧,林帶如屏,連片的廠房此起彼伏。車子駛進船舶工業園,我們有選擇地參觀了圣淘沙船廠與金陵船廠,載重若干萬噸的大船矗立如山,龍門吊仿佛是湘西山中見到過的“天門”,人行其間,渺小如蟻。向我們介紹的幾位少女也是“韻致娟朗”,皆為知識女性,縱述世界造船工業進展情況,數據倒背如流,展望企業發展前景,激情滿懷,有理有據。主人中文介紹中偶用英語,久違英語的年邁參觀者如我,似懂非懂,只好連連點頭。這一帶造船是有歷史的,隋代造龍船,唐代造漕船,明清時代造鹽船,都是有賴于風力、人力推進的木船,現在造的是現代科技的遠洋巨輪,千萬噸鋼鐵焊接起來的一座大山,只需幾個人操縱,便可縱橫海洋。接著,我們又去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選擇了一家我們大致上能看懂的企業,即萬事通通訊電子公司。整潔的車間里百十人組裝手機,衣著一式潔白,猶如醫院。設備貌不驚人,但是“忽略了品質便是失去未來”的警語觸目驚心。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車間,去年生產了80萬只多品種“萬事達”手機,聯通世界,聯通千家萬戶。往年儀征有真州驛,千百年來累死了多少老馬,現在一機在手,天涯猶如咫尺,時代進步之神速,不免感慨系之。
我們還參觀了這一方沃土總體規劃的沙盤,還參觀了幾處小區。宅在園中,園在宅中,均非板橋當年的向往的竹籬茅舍。100多年前,這里曾經是淮鹽集散之鎮,曾國藩題云:“東南利浦”。當年之利,白鹽如銀,這里說得上是白銀遍地。今天的這里是江蘇儀征經濟開發區,以2007年產值計算,每平方公里的產值約為1億5千萬,早年鹽運獲利,遠遠不能望其項背。發展是大有潛力的,參觀若干廠家,目前若干核心技術尚有賴海外,倘能逐步獲得完全的知識產權,化制造為創造,提升產業質量,主人慨言,再過幾年,每平方公里年產值10億8億,指日可待。昨天的“東南利浦”曾經是遍地白銀,而未來的“東南利浦”可能是遍地黃金,應當說,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