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類大腦盤旋音樂
人類的大腦里怎么會有音樂?那豈不是咄咄怪事!然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人類的大腦里,有一種能夠自動產生音樂的物質,當然,這種音樂并不能自動在大腦里“播放”,對這種音樂的破解還需要由人類自己來做。
所謂大腦音樂,是科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把人類大腦中生物電的活動情況記錄下來,然后譜成樂譜,再用聲音模擬器將其播放出來。這項工作已由俄羅斯彼得堡國立醫學院的列文教授率先完成。
列文教授的大腦樂譜是這樣完成的。首先,記錄下人的腦電圖全部信號,然后按它的強弱不同,按圖索驥編成樂譜,然后用樂器奏出音樂并記錄在磁帶上。列文教授說:“這種音樂聽起來有點兒接近于輕音樂,并且每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p>
大腦音樂的研究對于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有人認為,這一發現對研究人類的藝術和情感方式很有幫助,也有人類學家試圖通過對大腦音樂“密碼”的破解,幫助人類提高認識自身的能力。
02蛇形機器人
日本NEC功能電子研究所正在進行一種在特殊環境中使用的工業機器人的研制開發工作。這種機器人能夠進入因地震、火災等各種災害而倒塌的建筑物內部以及宇宙空間、原子反應堆、化學裝置內部等危險場所執行搜尋和檢查任務。
最近,該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被稱為“活性萬向節”的蛇形機器人,它由模仿人的手臂動作的數節組合式機器關節連接而成,各個關節都能夠同時上下、左右轉動。這種小型機器人能夠在三度空間內自由自在地活動。在它的關節內部,裝有驅動馬達和控制馬達的超小型中央處理器。由于能以每個關節為單位進行自由的分離和組合,所以可以被很方便地拆卸和運輸,非常實用。此外,人們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模塊組合方式,將其裝配成能起到各種不同作用的蛇形機器人,以適應在各類不同的環境中使用。
這種蛇形機器人在運動時能夠像蟒蛇爬行一般使身體縱向彎曲著前進。它的頭部安裝了CCD(電荷耦合器)照相機。所以人們在遙控操作時,也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它所“看到”的各種情況。蛇形機器人每節臂長約20厘米。將數節臂組合在一起,就能夠上下階梯或者翻越各種障礙物。
03小猩猩“入讀”神童學校
以專門培養神童而著稱的美國芝加哥菲米學校,有一位成績優異的三年級“小學生”,不僅如此,“他”還是該校三年級中年紀最小的一名“學生”?!八苯袏W斯華德,是一只只有6歲的小猩猩,你一定沒有想到吧?
奧斯華德能進入神童學校讀書純屬偶然。有一天,它的小主人路易斯·金寶把它帶到了學校,數學老師見這只小猩猩很“規矩”,便同意它留在教室里陪著小主人聽課。第二天,當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幾道數學題讓學生們選擇答案時,小猩猩奧斯華德竟然站了出來,它模仿著其他學生的樣子用粉筆在黑板上選出了正確答案,贏得滿堂喝彩。校方遂決定讓小猩猩奧斯華德繼續就讀該校的小學三年級,以便研究這個小猩猩的智力究竟能夠達到多高。該校心理學家德勒博士說,神童學校的學生,智商起碼在140以上,而奧斯華德的智商顯然超出了同齡小孩兒,實在令教育學家和動物專家驚嘆不已。
04能夠“噴香水”的水豚
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在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境內的奧利諾科河下游,就生活著一種能夠“噴香水”的水豚。
這種水豚與人們所熟悉的海豚不同科,是嚙齒目動物,多在河流的淺水區里生活。水豚成年時體長可達一米左右。體重50公斤左右,其外形與我們常見的野豬有些相似。但它們性情溫和,喜歡個體活動,經常在離河不遠的平地草原“圈地”而居。且互不侵擾,各得其樂。而它們“圈地”的標志就是“噴香水”——水豚一般是用鼻子在領地邊緣的樹枝、草莖上噴灑一種芳香的粘液。這種香液一旦噴吐到樹木草葉之上,就會牢牢地粘住,即使風吹雨打、陽光曝曬都不會失掉其特有的氣味。每只水豚噴出的氣味都不相同——這是它們劃定各自領地的“依據”和“標識”。
05中國歷史上就有黑人
中國有黑人,不僅現代有,歷史上早就有黑人到我國定居。
根據一些史書記載,在唐朝的時候,人們稱黑人為“昆侖奴”。所謂“昆侖”,是唐朝人對其疆域以南、卷發黑皮容貌的居民的一種稱呼。其所泛指地域可能包括亞洲的印度支那半島南部以及非洲大陸的北部。中國的黑人來源有二:一部分是一些國家或王朝進貢給唐王朝充當官家奴婢的“貢品”;另一部分則是由西亞等地通過海上“貿易”轉賣到中國來的私家奴婢。
明朝的時候,“三寶太監”鄭和曾奉命七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同中東地區國家以及非洲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國家派來中國的使者、商人逐漸增多。這些使者、商人會帶來一定數量的黑人奴隸,或服役于船上,或贈送給中國官商,或者賣給私人做奴仆。所以,據記載,明朝的時候,我國廣州、南京等地都有黑人定居。
06能潛水的汽車
一按按鈕,就可以乘汽車從陸地潛入10米深的海底。這就是最近引起轟動的世界上第一輛潛水汽車——sQuba給人們帶來的驚喜。這輛潛水車是由瑞典超級汽車廠家——林斯比得制造的。
林斯比得的老板林德克內科特是一個熱衷瘋狂的汽車設計并以瘋狂的舉動而著稱的人。他不僅參與研制了這款潛水汽車,還親自駕駛這輛潛水汽車以破紀錄的速度穿越了英吉利海峽,從法國開到了英國。
sQuba不僅沒有一般的“高科技車”通常所具有的笨重的外表,而且十分輕巧。sQuba在陸地行駛的8寸候由一個電動馬達提供后輪驅動,在水底,則由車尾的兩個螺旋槳與車頭的兩個噴射傳動裝置推進。在設計這輛車的時候,林斯比得公司也充分考慮到了環保,sQuba達到了尾氣零排放。
至于汽車在水中必備的呼吸系統,則要歸功于sQuba以納米碳管所打造的車體。該車內部建有獨立的供氧系統,可以為車內乘客提供足夠在水底漫游的新鮮的空氣。在2008年的日內瓦車展上,sQuba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愛好者和收藏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