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機構對現階段中國出口企業的調查,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目前30%以上的中國中小企業愿意在電子商務平臺投入的費用為2萬元人民幣左有,20%左右的企業為2~5萬元人民幣之間。
11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的“優質供應商計劃”及最新推出的新一代外貿產品“出口通”已獲得中小企業客戶的大力認同。阿里巴巴方面表示,預計“出口通”將幫助阿里巴巴更廣泛地吸納新顧客,而服務及功能升級不升價的策略也將幫助阿里巴巴留住老用戶。
“‘出口通’利民利己”
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中小企經營環境日益艱難,網上商貿平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純利309億元,按季下跌222%。
去年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一度高見41.8元,11月11日僅報48元,累跌89%。公司計劃到2009年底,動用最多20億港元回購股份。行政總裁衛哲稱公司現有現金逾60億元。當中包括去年集資所得的40億元,回購顯示公司對業務的信心。
第三季,阿里巴巴收入增長6.1%,但增幅較今年上半年的47.8%明顯放緩。季內因財務收入減少近1億元。
行政總裁衛哲強調,公司已做好準備應付經濟寒冬,又指相對于收入及盈利,公司優先考慮的是保持客戶增長。
不過,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GoldSupplier(GS)會員數目,第三季增加1070名,較第二季的增加1218名。出口商受壓。阿里巴巴亦加強對內貿商的銷售,季內中國交易市場貢獻整體收入38%,較去年同期的29%增加近9個百分點。
衛哲稱,雖然內地中小企倒閉近來被廣泛報道,但年初至今,中小企數目仍有凈增長。而且公司的398萬付費客戶中,只占國內出口商的3%左右,占內貿商比例更只有1%,客戶增長空間仍然十分巨大。他繼續指出,于第四季的首五周所見,客戶增長未有放緩。衛哲表示,近日阿里巴巴推出新的入門級產品“GS出口通版”,目標于3年內能滲透至7~8%的出口商,即客戶數達至7~8萬。他表示,新產品價格較低,配合第二季的銷售隊伍重組,能為有資金考慮的顧客提供另一選擇。
推出即獲市場認可
此前,阿里巴巴已宣布投入3000萬美元在全球20多個國家進行大規模海外推廣,幫助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商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小企業的熱捧意味著阿里巴巴幫助中小企業過冬的策略開始顯現效應。
浙江臺州玉環縣美爾斯銅業有限公司此前是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該公司總經理李軍林最近正在考慮通過國際電子商務平臺打開外貿市場。“我相信電子商務能夠幫助企業增加更多的銷售渠道和客戶來源,正好阿里巴巴推出1.98萬元的‘出口通’,這個價格和定位比較符合我們公司的需求,因此我們很快決定加入‘出口通’。”
“阿里巴巴推出1.98萬元的‘出口通’對于我們這樣的小企業來說真是下了一場及時雨。”主要生產鋼球等產品的濟南欣特鑄鍛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小姐這樣認為。據介紹,該公司一直是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一直有做外貿出口但量比較小,鑒于公司規模較小,原有的中國供應商價格對他們這樣的小企業來說費用過高了些。在目前經濟危機形勢下,阿里巴巴推出價格只有1.98萬的“出口通”,其功能和性價比對于小企業來說非常高,基本包括了原有中國供應商的基本功能,櫥窗數量雖然只有10個,但對小企業來說足夠使用。
“新商業文明”將會誕生
據悉,“出口通”是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國際貿易的出口營銷推廣服務,包括阿里巴巴國際電子商務平臺新增的四大功能:櫥窗推薦、數據管家、買家定位和企業郵局,同時還包括專業電子商務網站、視頻展播、優先排名、產品展示、第三方企業身份認證、全球商展推廣、電子商務操作支持、出口營銷與電子商務培訓等內容。阿里巴巴高層表示,對于中國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次全球性的經濟風波既是挑戰,也是一個機會,在這個艱難的轉型期度過之后,以誠信、透明化、責任、全球化為前提的“新商業文明”將會誕生。
阿里巴巴表示,在全球經濟危機下打造的新一代出口產品“出口通”,是立足于未來新的商業社會發展需求,將幫助中小企業抓住全球經濟冬天里的機遇。之前的10月27日,馬云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日經新聞——第十次世界經營者會議上首次提出:“金融風暴后,以全球化等為前提的新商業文明將會誕生。”
馬云認為,現在正是誕生新商業文明的良機,因為結構改革正在興起、基本貨幣從單一的美元向人民幣、歐元、日元等多元化發展;這一輪金融風暴之后,以誠信、透明化、責任和全球化為前提的新的商業文明將會誕生。“其他企業都在大力擴張的時候,我們需要回過頭來看一下,過熱的時候,我們需要變得冷靜,大家都失去信心的時候,我們需要突飛猛進。”
阿里巴巴B2B首席執行官衛哲說:“目前外貿形勢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刻,但中國外貿形勢逐漸好轉的趨勢正在明朗化,我們相信中國出口企業借助阿里巴巴‘出口通’將比以往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如果過去中小企業10億美元的外貿生意能獲得3000萬美元的利潤,那么以后也許做6億美元的外貿生意就能獲得1億美元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