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地方高等法院受理了一樁頗為棘手的刑事案件。有人被控犯有殺人罪,法院經過漫長的調查,掌握了很多重要證據,足以證明他殺人的事實成立。但是,他的辯護律師辯解說“被害人的尸體一直沒有找到。”法院無法認定所謂的被害人已經死亡。
法庭對被告是否有罪展開了辯論。被告的辯護律師站起來說道:“法官先生、陪審團的女士們、先生們,有一件事情會讓你們大吃一驚。”他舉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隨即把目光轉向法庭的入口處:“再過一分鐘,在本案中被認定已經死亡的那個人,將通過這扇門走進法庭。”
人們一下子驚呆了:“什么?他沒有死?”他們都把目光投向法庭的入口處,緊張地等待著石破天驚的一幕。可是,一分鐘過去了,什么事也沒發生。
這時,辯護律師說:“請原諒我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這只是我虛構的一個情節。那個人并沒有如我所說的那樣走進來。但是,你們剛才的反應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你們并不能完全肯定那個人已經死亡。基于這一點,所有指控都不能夠成立。”
法官和陪審團的成員們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沒有人能駁斥他的說法。是啊,既然他們確認他已經死亡,為什么還要朝門口看呢?
主控方首席律師凱勒是個富有辦案經驗的人,他站起來反駁說:“沒錯,剛才大家都在看門口,這說明大家對被害人是否死亡還心存疑慮。這不奇怪,因為任何推斷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是當事人,因而并不知道被害人是否死亡。可是,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您的委托人,本案中被指控殺人的當事人。我注意到了,他并沒有朝門口看。這說明他根本不相信被害人會從那扇門里走出來。”
辯方律師的氣焰頓時被壓了下去。這關鍵的一句,最終促使嫌疑人被定罪。
這個案例,后來被收入美國聯邦法院的案例匯編,成為法學界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