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近300名亞洲、大洋洲各國的軟件界精英齊聚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論劍”,就軟件產業未來的發展問題各抒己見,政府應在扶持軟件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了與會各方共識。
人才是發展關鍵
“去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在全球軟件服務業中的份額,已由2000年的1.3%提升至8.74%,收入達5834億元?!睍希I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趙小凡說,近年來我國軟件服務業進展明顯,已成為我國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
“然而,我國的軟件業還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缺乏能與大型跨國公司競爭的軟件企業,產業核心競爭力亟待提升?!壁w小凡認為,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約因素之一,因此亟須改變和完善軟件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利于更多優秀人才的成長。
亞洲-大洋洲計算機行業組織主席亞尚克·德塞也認為,在今后的12~15年內,軟件產業仍將快速發展,空間將成倍增長,產值也有望達2萬億美元?!叭欢?,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對人才的需求?!彼f,軟件業是創新型的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作為支撐,因此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福建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邵玉龍在會上指出,軟件產業仍然是信息產業發展最活躍的部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軟件行業也在發生著變化——正從以產品為核心,向以服務為核心的方向轉變。這種轉變會給整個產業帶來新的機會和新的商業模式。福建省目前擁有福州軟件園、廈門軟件園兩個載體,已經成為聚集我省以及國內軟件企業的兩個主要平臺,為軟件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現在很多軟件園都立足于建房子,然而政府的工作不能僅是修建房子,而是應該做一些更軟質的服務。”泰國軟件產業促進局主席Rungruang Limchoopatipa在發言時強調,亞洲很多軟件園都是由政府領導的,因此政府應該在扶持軟件企業發展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Rungruang Lirnchopatipa認為,所謂“軟質的服務”,包含了政策、財務等多方面,即政府應該為軟件企業發展創造一個更寬松的環境。他說,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軟件園,政府就沒蓋多少房子,但卻為企業提供了很多“軟性”支持,使這里成了軟件企業的“孵化器”。
廈門市信息產業局副局長、廈門市軟件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林旌揚也表示,如何幫助軟件企業提升競爭力應是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向,在軟件企業創建品牌的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通過協調,為企業多創造一些機會,多提供一些支持。
亞洲-大洋洲計算機行業組織主席亞尚克·德塞指出:“泰國軟件園作為我們協會的一個成員單位,很看重廈門這樣一個新興城市在軟件業方面的潛力。從地域位置來說,廈門是世界幾個主要軟件發展基地中間的一個鏈接點,甚至是鏈接中心。鄰近的臺灣,在軟件業的發展上具備很好的功底。軟件業發展的地域首先要具備較高的生活水平,我感覺廈門已經具備了這樣一個條件?!?/p>
合作整合才能共贏
臺灣中華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劉瑞隆認為,對于廈門來講,它在亞洲一大洋洲地區的軟件業發展上有著重要的“樞紐”作用。廈門可以結合臺灣信息產業的力量,加上當局本身的實力和在地服務的優勢,很好地整合臺灣信息產業各種渠道的資源。同時,廈門還連接著大陸廣大的市場。
他認為,臺灣的信息化比較早,不管是國際化、人才,還是經驗方面,臺灣都有多年的經驗。所以兩邊今后可從人力專業、知識、技術、經驗以及在地優勢等方面進行良好的互補?!皩τ谶@樣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我有一個建議,如果進駐廈門的企業能享受到國內承接項目更好的便利,這樣將吸引更多的優秀廠商進駐廈門。”
對于兩岸軟件業是合作還是競爭,劉瑞隆指出:“短期從一些個案上看,難免會有一些競爭的情況,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合作為主。像這次投洽會,能吸引這么多人過來,是因為大陸的市場實在太大了。大陸的規模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過去在硬件生產這一部分,包括鴻海、廣達及華碩等臺灣知名企業,都有龐大的生產能量在大陸,形成了一個從硅谷到臺灣再到大陸的‘金三角’局面,這也造成了現在的臺灣硬件工業產品,有15項居世界第一,3項居世界第二。這么多的第一和第二,其實是結合海峽兩岸的力量而形成的。相比而言,如果兩岸在軟件上也能夠進一步合作,前景非??捎^?!彼e例說,根據INPUT調查機構的調查,全球資訊軟件與服務產業以及硬件產業總產值所占比例,估計將由2006年的63%對37%,在2010年增至65%對35%。 至于中國IT產業的戰略方向,劉瑞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關鍵是技術創新及經營模式的改變。劉瑞隆認為,經營模式是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人忽視的?!笆裁词墙洜I模式的改變呢?像戴爾當年使用Internet來銷售電腦,還有現在Google王國的建立,都是運用好的經營模式?!眲⑷鹇≌f:“印度現在軟件業非常成功,這完全是靠外銷得來的。而大陸現在本身內銷市場很大,如何運用內銷市場的需求來培育一些國際級的企業,然后再壯大進軍全世界,我想這是可以考慮的一個經營模式。當然,兩岸優勢互補,可攜手走向雙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