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各種雙邊、多邊投資對接活動爭相登場。在這場全球資本“盛宴”上,—個共同的話題引起眾人關注:中國資本為何成為世界競相追捧的“香餑餑”?
世界各國競相追捧中國資本
近年來,隨著綜合經濟實力的提升和對外開放步伐的穩步推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呈現較快上升趨勢。截至2007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投資近千億美元。其中2007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87.2億美元,比2002年的25億美元增長了近7倍。
9月6日,中國一瑞典投資促進會議和瑞典一中國企業CEO論壇在廈門召開,12名中方企業家和8位瑞典企業界人士展開了面對面的投資洽談。
事實上,這已是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連續第六年在投洽會上招商引資。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署長白思德說:“投洽會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投資促進盛會,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已累計引進100多家中國投資項目,其中既有華為、中興等大型公司,也有部分中小規模企業。”
在本屆投洽會的各種投資項目對接會上,聚集了360多家境內外投資商、380家擬“走出去”的中國企業、85家境外招商機構和160多家品牌連鎖企業,覆蓋范圍幾乎遍及世界各地。
韓國濟州島知事金泰煥說:“我們要吸引中國投資者的巨大資金,投資到我們濟州島來更好地發展我們的產業。”金泰煥表示,目前中國的游客前往濟州島可以免簽證。隨著中國游客增多,濟州島希望吸引中國投資者前去投資中餐等旅游服務產業。除了周邊國家和地區,一些發達國家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國資本。
大會期間,還將有美國、法國、阿根廷、波蘭等20多個國家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另有11個太平洋島國、7個葡語系國家以及15個非洲國家也將到投洽會平臺招攬中國企業。顯然,中國對外投資在此已成為各國客商間的最熱門話題之一。
對外投資給世界帶來了什么?
進入21世紀以來,從東南亞、拉美,到歐美、非洲,中國對外投資的區域越來越廣。截至2007年底,商務部核準的境外合資投資達到1.2萬余家,范圍已經擴展到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中國對外投資已涉及礦產資源、家用電器、機械電子、汽車、紡織、化工、旅游、技術研究開發等多個行業。
如此大范圍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么?
中國商人劉正光幾年前在卡塔爾開辦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專門承接當地工程業務,并將中國建材產品引入卡塔爾。劉正光說,與前些年相比,“中國制造”的質量顯著提升,“每年我都要從中國進口200~300萬美元產品,如今卡塔爾80%~90%的建材都來自中國。”
中國對外投資給世界帶來的不僅限于物美價廉的商品,更重要的是,通過“走出去”,中國和世界贏得了經濟的共同發展。
參加投洽會的納米比亞客商薩里亞告訴記者,兩年前曾他介紹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設了一家服裝廠,至今已幫助當地解決了數百人的就業。
今年7月,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關于中國在非洲國家投資的報告指出,中國對非洲投資不斷增加,極大地促進了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地改善了非洲國家的民生。
據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署長白思德介紹,目前投資于瑞典的中方企業大多發展勢頭良好。“中國企業具有制造業經驗,而瑞典企業在環保、新能源技術研發等方面優勢突出,雙方合作真正實現了雙贏。”
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文溥指出,作為經濟總量已占全球第四位的國家,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已不僅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當前全球經濟背景下,中國的對外投資給世界注入了資金動力,對全球經濟形成了重要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