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80%的大型裝備制造業基地都集中在沿海港口或江河兩岸。臨海的大連擁有世界級的港口和沿海優勢,為裝備制造業帶來勃勃生機。
2001年12月,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成立,由原來的大連重工和大起集團經聯合重組而成為大型企業集團。多年來,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為我國的許多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重大技術裝備支持,秦皇島港煤碼頭大型散料裝卸機械、寶鋼大型冶金設備、三峽工程的起重機,神舟五號、六號飛船的發射架都有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心血。
近年來,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堅持技術創新,積極承擔了國家兆瓦級風力發電設備、大型水電和超臨界火電機組鑄件、大功率船用柴油機曲軸、大斷面隧道掘進機等重大裝備國產化課題。為提高技術人才的專業水平,形成自主創新的科研能力,實現重大裝備國產化,集團相繼引進韓、日、德、加、澳等國專家30余人次,參與了多項重點項目的開發和技術改造。
通過引進技術、引進人才,集團開發出了風力發電設備、大型船用曲軸、隧道掘進機、垃圾處理發電設備等新拓展產品。

風電設備,引進創新
風電,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解決資源困境的一個突破口。我國可開發的風能資源估計在10億千瓦以上,而目前我國風力發電上網裝機容量僅為50多萬千瓦,只占我國國家電網總電力不足1%,而在有些國家可以達到20%—30%,尤其是丹麥、荷蘭、瑞典等國。
2004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與一家外國公司簽訂了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技術轉讓協議。此后,集團先后完成全部機械、電氣圖紙的轉化,完成了核心零部件如增速機、發電機的設計研發,為大型風機國產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
2006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生產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106套,并成功在國內各電廠并網發電。2007年生產500多套,2008年預計生產1000套。目前,大連重工·起重集團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的產量居國內第一。“國內40多家企業在生產風力發電設備,大概三四家實現了批量生產,20多家處于研發階段,還有十幾家處于制作樣機的階段。目前,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的國產化率達到85.7%,仍然有些關鍵零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連重工·起重集團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的成功國產化和規模化生產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電機、軸承、槳葉的生產。
目前,集團正在積極開展3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我們采用許可使用的辦法引進了國外的技術,所以我們的產品只能供應國內市場,不能出口。但通過這個辦法,我們掌握了風力發電設備的全套技術,以后研發3兆瓦、4兆瓦,我們就可以以我為主,不用再完全依賴國外的技術。雖然我們肯定也會吸收國外智力,但自主創新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該集團認為引進技術是為了掌握下一步研發的主動權。

曲軸,引智創新
曲軸是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的核心部件。近年來,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出現了世界性的供不應求的短缺局面。“目前,我國船的訂單大概已經排到了2013年,船在等柴油機,柴油機等曲軸。”曲軸配套已經成為我國提高造船生產能力,加速船舶工業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
2006年3月,曲軸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曲軸的加工精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05毫米,由于曲軸生產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國內根本沒有曲軸的工藝制造專家。為此,集團從國外聘請了3位知名曲軸工藝加工專家,進行曲軸項目從廠房建設、設備采購、曲軸加工技術等方面的指導。
項目之初,集團就確定了曲拐加工、熱裝加熱時間及加熱溫度控制的工藝與技術等7個研究課題。在中外專家的艱苦攻關下,難題一個個迎刃而解。2007年12月29日,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成功試制出第一支長6.7米、重41噸的大型船用曲軸。
首支曲軸的試制成功,標志著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已具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的生產能力。
為了表彰這三位外國專家的突出貢獻,大連市政府授予他們“星海友誼獎”,其中一位還分別榮獲了2007年遼寧省政府和國家“友誼獎”。
此外,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通過與美國和德國公司合作,并長年聘請經驗豐富的日本專家任設計指導,相繼完成了遼寧引水工程、四川錦屏電站、天津地鐵、印度隧道等隧道掘進機/盾構機的研制,企業目前已具備了隧道掘進機/盾構機總體設計、加工制造、總裝和總包能力。
集成創新:承包萊鋼項目
2001年,集團的重組和改造為公司創造了同行業企業不可比擬的發展平臺。隨著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成套總包能力,實現了產品由單機生產向工程成套發展的轉變。
“過去,我們是看誰承包了成套工程,我們再去競標,爭取其中某一個設備和環節的設計、生產,現在我們的角色是承包成套工程,別人在我們這里競標。”該集團認為這種資源整合能力正來源于先進技術的管理能力。
“我們承建了山東萊鋼1500mm熱連扎成套設備,全套的設備都是由我們設計、制造的。”2007年,集團成功承攬了天津地鐵2號線項目兩臺土壓平衡盾構機總包合同,是集團第一次承擔盾構機的總包項目。截至目前,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已經承擔了近50項工程總承包項目。
在引進技術、引進人才、集成資源的過程中,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創新之路。同時,引進國外智力也為集團培養了大批自己的青年技術人才。據統計,2006年至2007年,外國曲軸專家、盾構機專家和風電專家共舉辦專業培訓班209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42人,其中曲軸工藝技術人才16人,風電技術人才15人,盾構機人才11人。
通過引智創新、引進創新和集成創新,大連重工·起重集團不斷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產品領域不斷拓展,走在了發展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