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圍繞實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萬村推進”工程規劃,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出臺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機制,開展結對幫扶,有力地推動了全省“一村一品”的迅速發展。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達1177個,“一縣一業”示范縣一個,從業農戶43.67萬戶,從業人員100多萬人。產業發展涉及糧、果、牧、菜等10多個產業。2007年示范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00元,比上年增長13%;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戶增加了3個百分點;建立合作經濟組織686個;建立綠色、無公害基地282個,獲得國際、國家和省認證的產品達110個;輻射帶動3500個推進村。“一村一品”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07年11月17日至12月6日,陜西省組織了1196名“一村一品”示范村負責人分三期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進行了學習培訓。這次培訓是袁純清省長與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同志達成的意向,由陜西省委組織部和省農業廳聯合組織實施,旨在實地學習華西村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快該省“一村一品”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參加培訓的人員共1300余人,學員們感到收獲很大,學到了華西村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對提高廣大基層干部綜合素質、推進“一村一品”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陜西省2007年省財政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3500萬元,安排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資金1547萬元。同時,在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組織實施了貸款貼息項目。每個示范村貼息1萬元,貼息規模1200萬元。(丁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