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填原則:
1 質量重的物品放在中上部且盡量靠近背部,這樣可以讓包包的中心貼緊背部,背包的向后拉力會有效地得以減輕。質量輕的物品可以放在包包的最下面,重物在上,行走一段時間后,可以使背包里的東西壓實,使包包背起來的感覺更穩(wěn)定。
2 堅硬物品不要放在靠近脊背的位置,應該在包包的后背與硬物之間放些軟質的東西做緩沖,可以避免硬物直接頂到后背,以至影響行進速度。
3 裝填時應以背包的垂直中線為標準,左右對稱放置重量基本相等的物品,以免背包重心向左或向右偏離,搞得入東倒西歪。
4 要養(yǎng)成自己的裝填習慣,給包包里的分層和各種附加的小口袋固定放置物品的分類。原則有三:越是零星物品越要分類存放,可以大大縮短搜索時間;同類物品放置于同一個袋子里,便于查找和保存重要物品;雨衣、飲水及當日要用得上的東西應該放在包包的最上層或最容易掏取的地方,方便隨時取用。如果是集體行動,共同養(yǎng)成一致的裝填習慣,不僅有利于提高背包的整理速度,在沒有光線的時候也能迅速找到需用的物品,而且能在同伴受傷、行動困難或其他緊急情況下相互幫助,順利找到同伴所需的物品。
5 把東西盡可能多地裝填到背包里面,盡量減少背包上不必耍的外掛物品。雖然繁復的外掛會使其看起來夠酷,但是也會因影響行動安全和外觀繁雜而使你在行走的路途上被那些簡裝上路的老驢們襯得夠嫩。
老驢提醒:男女生體形不同,裝填包包的原則也明顯不同。男生重心位置接近胸腔,裝填包包時重物的位置要略高些;女生重心位置接近腹部,裝填背包時重物的位置應盡量靠近背部,讓重量高于腰際。
調試背包:
首先是調肩帶,肩帶頂部應低于肩膀5-8厘米,讓包和肩胛骨之間不再有空隙,這樣你就可以背起不超過體重1/3的重量自由行走了。
其次要調胸帶,通過調節(jié)兩條肩帶間的距離,讓背包緊貼自己的身體又沒有壓迫感為好。胸帶的作用是減輕肩帶在負重時的壓迫感而且能固定肩帶在胸前的位置,增加背包的穩(wěn)定性。
然后是調背包壓縮帶,尤其是在包內物品不多的時候要把包包的體積盡量收縮到最小,以更便于行走時保持重心的穩(wěn)定。
接下來是調腰帶,腰帶應該固定在胯骨以上,以背起背包后能從后面看到臀部和雙腿為準。
最后是調重心調節(jié)帶,最佳角度是45度,放松時可將包包的重心移到臀部,拉緊時可將包包的重心移到肩部,通過變換重心位置,可以減輕疲勞感。一般情況下,走平路時,應該把包包的重心調高,走下坡路時應把包包的重心調低。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要在行走的路途中不斷地憑個人的感覺經常進行的。千萬別嫌麻煩,節(jié)省體力可是背包行天下的最好保障。
現(xiàn)在,就可以甩開雙臂自由地上路行走了。不要忘記把最美的景色記錄下來啊。


防雨小竅門:
行走在路上,防雨、防水措施是每一個包包都必須具備的,尤其是那些裝填了我們全部隨身家產的大背包。
市場上普通的背包套至少要70元以上,而且容積都有一定的限度,無法包容帳篷、防潮墊和冰鎬等外掛的大件物品。當然,遇雨就有平地讓你來得及支帳篷,應該算是另外一種幸運了。
網友提供的防雨小竅門是買個隨處可見的空調機室外機罩做背包防雨罩。在西北線路實際應用后,網友總結的優(yōu)點是:
1 夠大。用一匹機的空調罩就能套住整個包和防潮墊一類的外掛物。如果還嫌不大,還有三匹機型的空調罩備選。怎么樣?足夠大了吧?
2 夠便宜。一個空調罩的價格比正規(guī)的背包套便宜了一半還要多,而且厚度、材質也不見得就不如正規(guī)的背包罩,反正從心理上說因為便宜也就不那么挑剔和愛護,用起來反而更輕松。
3 夠實用。空調罩的說明書上說它有三防:防水,防塵,防曬。比背包罩的防水功能又足足多了至少兩種。需要在火車上睡過道時,甚至還可以用它做地布。怎么樣?感覺超爽吧?
4 夠醒目。網友選用的是銀色的空調罩,所以“太陽曬著是銀光一片,燈光照著是金光一片”。而且,據說銀色還可以折射熱源,防止包包被烤焦,膠卷被熱糊涂。
網友特別提醒:如果你有意購買空調罩做背包罩,千萬還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看上面有沒有印著空調的牌號、“空調防護罩”和廠家商家地址電話一類的文字。不要讓人以為你背著臺三匹空調到處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