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麟海外藝術創意啟發中心提供 編輯:賴亮
創意、創意、創意。這兩個字震耳欲聾,設計師們都奉為生命之源。創意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靈感那一刻,猶如醍醐灌頂,規則霎時間出現。
自己創立自己的游戲規則,玩得漂亮,別人就會跟著你玩。優秀的設計師和優秀的作品,無一不是開創新時代的分界點。Anna Piaggi說,“Curiosity(好奇)、Creativity(創意)、Continuality(持續),這三C構成立足時裝界的絕對要素,少一絲瘋狂,就沒有今天的我。”而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圣馬丁學院的John Galliano,在舞臺上實在是創意無窮的到達超級迷戀狀態,但凡他經手的時裝秀,都會如同最瘋狂的百老匯歌舞大戲,絕代歌女、街頭流浪漢、藝妓、京劇名角,再加之謝幕時的驚艷造型,幾乎場場是喧嘩,季季是爭議。消息從時裝版報道,登上時事版頭條,罵得越兇,銷售越旺。
難道如人們所說,天才造就創意之源?培養過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戴安娜皇妃的御用鞋匠Jimmy Choo的老師,時裝學院研究生院院長Roy Peach并沒有下此結論,他的創意藝術設計體驗課程,妙趣橫生,可以讓從沒拿過畫筆的人設計出充滿想象力的時裝。
還有創意大師李欣頻。在她的創意課上,有一項固定的作業,請學生用圖文表現出腦海里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模樣,想得越仔細越好。她建議學生們把初圖畫完之后,先擺著,然后去看幾部科幻電影,例如《魔戒》,然后再回頭看看自己當初所畫,有沒有因為這些新的刺激,要加入新的想法進去?當學生清楚看見未來世界的樣子,就比較不會局限在眼前的小格局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想象力,誰都走不遠。
請用設計發現自己的內心
Roy Peach 教授
倫敦藝術大學倫敦時尚學院研究生學院院長
天麟海外藝術創意啟發中心客座教授
創意是頭腦的靈魂,創意是商業運轉的無限動力,創意是大千世界的色彩源泉……在倫敦藝術大學教授Roy Peach的微微笑意里,創意之巔可以依靠內心的涌動和創意訓練來輕松實現。
在他的創意藝術設計體驗課上,我們面對面圍桌而坐,桌上擺著各種時尚雜志,和膠水剪刀。前五分鐘,他告訴我們,教育不是教學生怎么去做,而是教怎么樣去想。比如設計一個T恤,他將提示我們,從哪里開始設計思路,如何拓展有關于此的idea,用什么技術可以讓你的設計看上去更好。之后,他要求我們將時尚雜志中有趣的時尚元素剪下來,組合成一個平面模特貼在白紙上,之后在旁邊按照自己的創意組合畫服裝設計圖。在此過程中,還展示了親手示范的作品,一組看上去極具藝術性的長裙設計。
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這些毫無繪畫和設計基礎的人,只懷著一顆追求的心,使用各種工具,尋找雜志中的靈感繆斯。無意識之中,自己的手中竟然也奇跡般地出現了腦海中幻想過的時尚元素,露腰小衫、大蝴蝶領結,甚至棒棒糖頭飾、忍者披掛……
其后訪問Roy Peach,他的對答同樣創意無窮。
CHiC對談Roy Peach
CHiC:設計師從哪里尋找靈感來源?
Roy:最重要的事情是做探索、研究,從博物館、電影、媒體中尋求靈感與創意。John Galliano讀書的時候,不是公認的天才。相反他是一個很刻苦的學生,去很多地方,包括俄羅斯等地,從各種歷史的、音樂的東西中尋找靈感。
CHiC:設計師如何同時在街道上獲得靈感,又引領趨勢?
Roy:天橋和街道存在既如硬如隨,又互相排斥的關系。只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究媒體所提供的信息,設計師是不可能獲得正確的靈感的。必須走到街道上,觀察現在的人在穿什么,他們喜歡穿什么。在當下情境中獲得靈感的同時,再加入自己開創性的想法、新的靈感,創造出新的天橋作品。
CHiC:這些外部資源如何被設計師重新整合成為一個很好的主題?
Roy:做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先要了解市場。除了設計衣服,還要了解國際時裝發展趨勢,什么樣的材料、色彩、裁剪方法正在走紅,這些都是整合外部資源的先決要素。同時,在設計一個服裝系列的時候,先要想到自己的主題是什么。比如說,如果要做一個環保方面的創意,就不會考慮用到皮毛。
我不確定中國的時尚界是怎么樣的,但是在西方,雜志等媒體不是在灌輸潮流是什么,而是將各地的時尚要素提煉并表達出來。有些時尚品牌做廣告,可能買斷雜志做廣告,整本雜志都是某品牌的附庸品。反而有些新的雜志會發現新的設計師和新的世紀元素,因此這些都是可借鑒的有用資料。
CHiC:這樣的資源整合,例如從雜志上剪貼時尚元素,是不是訓練設計師的再創造能力?
Roy:在英國,我們鼓勵學生去看英國的街頭品牌,例如瑪莎、Gap這些品牌的櫥窗產品,再綜合課堂知識,有創造性的設計、挖掘時尚要素。這樣的訓練不是教學生去跟隨潮流,而是發現潮流的市場走向,找到創意來源。可以說,這是一種創意和靈感訓練方式,時間長了,你會慢慢的發現,自己具備不知不覺吸收外部資源,整合起來為己所用的能力和天賦。
CHiC:因此并不是有天分的人才可以做設計師?
Roy:對,創意和天分可以靠自己的興趣和創意訓練得到。比如我們有一個題目,請你用設計概念來表達你和家人的關系,有人畫圖,有人剪貼,有人排列了三塊布來表達,三塊布的紋理不同,有粗有細,表達不同年齡的不同心情。很奇妙對嗎?這就是自己的風格,很難說哪種是好的,哪種是沒有創意的,多次的嘗試可以讓你有創意方面的無限次突破。
CHiC:那就是說,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也可以學習服裝設計?
Roy:有美術基礎當然最好,但不是最重要的。傳統的設計學院教你畫一個完美的蘋果,這樣的技法訓練并沒有給你靈感繆斯。我們講究畫的創意更多過技術。有些人有技術,又勤奮,也有些人極有想象力,有創造性,我認為這些人都是能夠學好服裝設計的。
創意招貼畫
John Galliano的灰色花園
John Galliano,圣馬丁的畢業生、斜裁的擁躉、做秀的高手、CD的首席、LVMH的寵兒,為數不多的把時裝看成藝術,而并非商機的設計師。他是一次向藝術的回溯,是一位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大師。他曾經做過許多嘗試以期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發明了一種用電視機天線做成的裙襯,以賦予裙裝更加柔和的線條,還有將雪紡浸在明膠里以求獲得風干的效果。
在08春夏女裝發布會中,John Galliano將發布會安排在了一場熱門橄欖球比賽所在的Stade Fran ais體育館副廳,時間就在比賽之后。這場秀的靈感來源于紀錄片《灰色花園》故事的啟發,講述的是一個十分喜歡貓的沒落貴族的故事。他將三十年代的精巧斜裁、波形褶邊和印花薄紗運用到設計中,并且將它們和這一季的風格完美結合起來。瘋狂的小Edie(《灰色花園》女主人公)風格裹頭開衫和一件貓毛一般圓滾滾的大衣,將這一另類時尚演繹得淋漓盡致。
利用建筑尋找服裝設計靈感
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建筑設計明顯有著長久的視覺生命力,時裝則是每季都在變化。然而,兩者都是三維和有條理結構的。必須不斷觀察,全面思考。只要你開始研究建筑,就會發現許多反映素材但同時本身就是設計理念的有趣的結構、精妙的色彩設計及突出的設計特征。
英國設計師卡羅林#8226;特森說,不管選擇研究教堂類的歷史建筑還是著名的現代建筑物、甚至自己的家,只要你仔細觀察素材,都會有靈感。摩天樓的反光玻璃暗示可以使用有閃光質感的現代織物;海灘舊木屋上剝落的油漆可能使你想到波浪紋式樣;或者,使比薩斜塔增色不少的拱廊圓柱,可借用在復雜精細的袖子部分和胸衣的花邊上。建筑物的透視圖線條常常激發總體造型的靈感——想想古根海姆博物館,就可能想到一件波浪形的襯衣;克里斯萊建筑物上的格式化裝飾性藝術設計也可能在一張有荷葉邊的廓形中。
Alexander McQueen的街頭朋克味道
有英格蘭“壞男孩”之稱的Alexander McQueen,最著名的設計即是性感又誨暗的流浪主義服裝,像是刻意對過分精致、華麗的高級訂制服宣戰,Alexander McQueen以無產階級的無禮態度為出發點,設計出看起來毫無質感的龐克服裝,并以此點亮了他的時裝生涯。Isabella對McQueen的才華推崇備至:“Alexander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懂得從過去吸取靈感,然后大膽地加以‘破壞’和‘否定’,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意念,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意念。他象一個偷窺的小孩,在殘破的布料中,尋找最性感的地帶。”
他的第一個與服裝有關的回憶,是三歲時在姐姐房間的墻上調皮地涂鴉,畫了一個穿著束腰蓬裙的灰姑娘,無巧不巧地,和他現在官廷氣質的設計風格,竟然如一轍。原來靈感來源,竟然可以是小時候的內心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