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期我講了不少國內游客旅歐時負面的例子,不為別的,只希望能引起大家這樣一個想法——“噢,原來是這樣子,挺難為情的,是不太應該,以后我去旅歐時可得注意,別不小心丟了中國人的臉。”
我曾非常憎恨公款旅歐的現象,盡管它能給我這個導游帶來滾滾財源,因為我知道國內還有那么多沒有脫貧的人群,那么多上不起學的孩子。后來我也想開了,不管怎么樣,讓那些大大小小的領導干部們多出來看看也好,畢竟能開闊眼界。出來看得多了,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一些觀念,至少不再像從前那樣總是作井底之蛙。而且這幾年國家廉政監管部門洞察到存在于公、商務考察之中的腐敗現象,開始進行控制,例如宣布開自境外的發票不予報銷,也使變相公款旅歐的現象有所好轉。
我曾不止一次地說要離開這個行當,但最終還是沒有。原因一是性格決定了我的命運,愛上了導游這一行,所得的職業病,就是無法讓自己安靜下來,在歐洲時想回國,回國不久又想飛走;第二個原因,就是團友中畢竟還是好人多,我講的那些極其腐敗的和素質極差的人,只占總數的十分之二三。更多的團友知書達禮,能教會我許多東西,能讓我身心愉快,把那些不愉快的東西忘掉了;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到我的祖國經濟日益強盛,人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堅信旅歐這一市場會越做越大,前途無量。所以我堅持了下來。
事實的發展,證明我當年的判斷沒錯。中國人富了,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二位,全世界旅游業的商人們都對中國睜大了眼睛,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中國內地旅客在歐洲瘋狂購物,歐洲的商人們瞠目結舌的同時,也紛紛彎下了他們的腰。十年前我不止一次地看到那些傲慢的歐洲商人,特別是精品店的商人們,見到中國內地人進去臉上毫無表情。如今他們學會了說漢語“您好”,不僅招聘了會說華語的服務員,還在商品旁立有漢字說明,有的還會為你備好熱茶。許多賓館為了中國人的需要,在房間里配備了電熱壺;有的還在早餐里準備了中國人愛吃的方便面。
據說幾年前法國旅游部門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在赴法旅游的各國游客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游客數量上雖然不是很多,購買力卻排在第二位,僅次于日本人。這是多好的財神!于是以法德荷比盧為首的申根國家,率先向中國敞開了旅游市場的大門。不久,就連英國這個曾經連公、商務簽證都很難拿下的國家,也向中國大陸開放了旅游市場。2005年年底,美國同中國簽署了《開放旅游市場備忘錄》。俄羅斯政府做得更徹底,對中國干脆實行了旅游免簽的政策。
細想想,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啊!幾百年來,中國人從未像今天這樣可以昂首闊步、名正言順地消費在歐洲的旅游市場上。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越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越是要維護好我們中華民族的形象。這形象不能僅靠用強大的經濟購買力去支撐,還要靠我們用良好的修養和素質去塑造和維護。否則,你有錢,人家會歡迎你,但未必尊重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