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制造”仍然沒有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長方式,能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的增長速度遠大于GDP增長速度。據統計,王業能耗占國內總能耗的12%左右。可持續發展成為國家以及每個城市心頭最重的石頭。人們開始轉而尋求能耗較低的服務業。包括IT行業在內的服務業已成為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
在企業信息化領域,從芯片到PC,從服務器到數據中心,IT廠商蜂擁而起大打“綠色”概念,“綠色”已經成為一個市場新熱點。于今年9月5日-7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濟南)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則順潮流而動,突出對綠色IT技術及產品的宣揚和展示,“綠色IT”將成為今年信博會辦會的一個主旋律。借著北京奧運的東風,第四屆信博會將成為國內外廠商推廣、展示“綠色IT”技術及產品應用的最佳平臺,同時,也將帶動濟南IT產業向著綠色、環保的趨勢邁進。
而作為軟件外包產業,其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為一體的產業特點,被稱為綠色IT的先導產業。近年來,軟件產業開始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發展軟件產業與服務外包產業對經濟可持續增長不無裨益:一是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二是軟件與服務外包也具有倍增的經濟效應,是服務貿易新的增長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出口貿易方式:三是具有能源消耗低,投資產出率高的特點,符合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中國政府一直在探索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作為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內容,作為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外包以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糾就業能力強(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國際化水平高等為特點,將會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濟南是一座傳統重工業城市,但在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二產富市”的發展戰略中,將軟件產業作為增強濟南未來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產業,受到高度重視,通過加強產業載體、自主創新、軟件外包“三個重點”和軟件人才培養“一個支撐”建設,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濟南軟件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近年來,高新區瞄準軟件外包市場,有選擇地吸引企業落地、給予政策傾斜不但使中創、地緯等一批原來較少涉及軟件外包的優秀本地企業涉足外包業務 還吸引了北京中訊、上海啟明和大連華信等中國最著名的軟件外包企業落戶高新區特別是2005年4月NEC軟件入駐齊魯軟件園,標志著對曰軟件外包領域的全面突破。
濟南市規劃,到2010年,濟南市軟件產業的年銷售收入達360億元,總體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成為今國著名的軟件名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