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Pakistan)是個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世界上最輝煌的伊斯蘭教文化。巴基斯坦是“清真之國”的意思,它的英文名Pakistan很有意思,第一個字母P - PUNJAB,是巴基斯坦最大的一個省,有著名的旁遮普平原,拆開的其他單個字母代表附近的地區和國家:A - AFGHAN阿富汗;K - KASHMIR喀什米爾;I - INDUS印度,STAN 則是 國家的意思。
Chinese, good friend!
來巴基斯坦前,我一直以為伊斯蘭國家的婦女地位卑微,她們一般不會出現在公共場合。但出乎意料,到巴基斯坦的第一天,我就發現入境官個個都是女的,她們頭披紗巾但沒有遮住臉龐。她們漂亮大方,尤其是一雙大眼睛煽情而嫵媚,膚色有點黑,鼻子上釘著鼻環。美女入境官在檢查我的護照時對我溫和地笑笑說:“Chinese, good friend!”然后在我的護照上蓋了入境戳。
后來發現,幾乎所有巴基斯坦人知道我是中國人之后都會對我說這句話。巴基斯坦人對中國人的友好簡直毫無原則!在他們心目中,只要是中國人就是他們真正的朋友。哪怕與我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也會很熱情地拉著我去品嘗當地小吃。在巴基斯坦的大街上經常能夠見到男孩女孩叫賣用鮮花編成的白色花環。我將巴基斯坦人送給我的花環掛在脖子和手臂上,香氣怡人。
清真寺:巴基斯坦的史詩
坐落于伊斯蘭堡市區北部、馬哥拉山腳下的費薩爾清真寺(Shah Faizal Masjid)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費薩爾清真寺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舍棄了傳統清真寺的圓尖頂和尖頂門洞造型,采用了新穎的帳篷式三角頂,頂上高高地掛著伊斯蘭的新月標志。四角上的尖塔也不是傳統的圓頂塔樓式,而是直插云霄的尖碑式。在顏色上,費薩爾清真寺通體雪白,不像一般清真寺那樣往往還有綠色或藍色。不知道為什么,這座現代感十足的清真寺總讓我想起阿拉伯貝都因騎士,在棕櫚綠洲中扎了一頂巨大的帳篷,曾經揮舞銀色彎刀和長矛的手指,如今戴上了紅色或是藍色的寶石戒指,叮咚地彈起魯特琴,伴著夜鶯的歌聲,將那碧血黃沙和刀光劍影的豪情,頓然化作了繞指柔(tender heart),吟唱起了溫柔情詩,思戀那遙遠的愛人。
如果說伊斯蘭堡的清真寺讓人聯想到溫柔多情的少女,那么拉合爾的建筑給人的感覺就是熱情陽光的少年。
來巴基斯坦之前,我不知道拉合爾(Lahore),相信國內很多人也沒有聽說過拉合爾。可對次大陸人來說,拉合爾是文明之光,它的輝煌始于莫臥爾帝國時代。莫臥爾第一代國王——獅王巴布爾皇帝來自阿富汗,父系為突厥人的“上帝之子”帖木兒汗,母系傳自成吉思汗。莫臥爾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帝在位時期把帝國首都從阿格拉遷到了拉合爾。現在拉合爾最著名的景點拉合爾古堡就是阿克巴大帝在原有的土堡基礎上擴建為磚堡的。歷代莫臥爾帝王都曾在此駐蹕,其中包括大家最為熟悉的情圣皇帝——沙賈汗。他除了在今天的印度阿格拉給自己心愛的妻子修建了泰姬陵之外,還在拉合爾古堡內給她修建了美麗的鏡宮。
拉合爾古堡的歷史早已在新拉合爾市摩天大樓玻璃幕墻反射出來的耀眼天藍色中失去了直觀的雄偉,我們只能在遙想中去體會拉合爾昔日的輝煌。
在巴基斯坦,清真寺幾乎無處不在,一般清真寺還兼作教育場所,開辦宗教學校。雖然教的只有《古蘭經》,但畢竟還是減少了文盲率。即便在沙漠邊緣的鄉野清真寺,也有阿訇教導著附近村落的孩童誦讀《古蘭經》,這樣的場景往往讓我對清真寺肅然起敬……
倔強生活的樂觀民族
巴基斯坦數十年來一直處于不平靜之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停滯不前的經濟,近年被蒙上恐怖主義陰影的國際形象,到不斷爆發血腥與騷動事件的國內政局,讓這個南亞國度憂患連連。
但篤信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人民還是在貧困、不安和動蕩中倔強樂觀地生活著。巴基斯坦貧富懸殊。富人的生活時尚而現代,住大房子,開好車,雇七八個傭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窮人則過著傳統而貧困的生活,只能住帳篷,吃最差的東西,給富人當傭人,從小讀不起書。但巴基斯坦人不覺得命運不公平,他們認為這是真主的安排,都安于現狀。
在巴基斯坦,“大篷車”也是人們樂觀生活的標志。它們以大巴和卡車為主,車身飾以花鳥、鷹、蛇、風景和人物等花花綠綠的圖案,見縫插針地鑲著許多小飾物,許多車還裝上旗桿和風車之類的東西。車頭頂部大多有一截突出來的高高的裝飾物,像給車戴了一個花環或者花冠。對此我聽到過多種解釋,比如可以帶來好運之類的。但有位相熟的司機告訴我,車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他們的新娘一樣,誰不想把自己的新娘裝扮得美麗無比。花枝招展的大篷車在巴基斯坦的公路上形成一條條流動的彩帶,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雖然物質生活水準較低,但是巴基斯坦人由于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大都善良知足不會說謊話。在那里購物,你可以非常放心。有一次,我看中一個非常漂亮的“銀飾”,問價時,賣主告訴我這不是銀制的,他還給我畫了張圖告訴我哪里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銀飾。
無論在嚴謹的工作場所還是在輕松的娛樂場合,經常能聽見巴基斯坦人爽朗的笑聲。他們的生活理論:開心和快樂最重要。或許就是這樣的樂觀讓巴基斯坦即便歷經動蕩,依然難掩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