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射擊項目來打響我們這個欄目的“第一槍”是非常合適的。在1984年的第23屆奧運會上,就是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的奪冠為中國體育實現(xiàn)了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時,中國人的奧運時代就此來臨。
·賽事起源
祭祀、軍事、狩獵:哪個也少不了它
古希臘人舉行射箭比賽,用弓箭把鴿子從高處射下以祭祀神靈。到了公元10世紀,它被歸為體育運動。這便可能是射擊和射箭項目共同的起源了。
近代射擊運動是從軍事和狩獵活動中演變而來的。500多年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就興起了跑鹿射擊的游戲活動;19世紀初期,歐洲一些國家還舉行過對活鴿子射擊的游戲活動,這些都是現(xiàn)代射擊比賽的雛形。射擊第一次被列入奧運會的時候,就是一大堆人拿著獵槍打飛鴿,誰打得最多誰獲勝。后來,人們覺得射殺鴿子太過殘忍,有違奧運體育道德精神,就改為射泥塑的鴿形目標。漸漸地,射擊項目隨著槍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規(guī)范,打鴿子最終演變?yōu)榇蝻w碟,也就是射擊比賽兩大項中的飛碟項目。至于靶類射擊項目,則早在1710年,就隨著用燧石點火的來福槍傳入美國,逐漸在各國風靡。
·賽事看點
矛盾的和諧統(tǒng)一:寧靜的表象和緊張的內在
進入射擊館,我們似乎就進入了一個獨立的世界。對于射擊場館,人們大多不熟悉其中的布局:僅有一面的看臺,安靜的比賽環(huán)境,早于選手得知比賽結果的顯示器,都讓觀眾成為這個區(qū)域的特殊群體。不讓打手機,不能歡呼吶喊,鼓掌時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控制節(jié)奏。
射擊比賽是個“外冷內熱”的項目,英語里有句話形容射擊為“Firing between heartbeats(在心跳瞬間扣動扳機)”。能聽得到心跳的環(huán)境應該是最安靜的,但也是最緊張的。選手們雖然基本處于靜止狀態(tài),但這種安靜充滿張力。在這個空氣流動的聲音都像刺耳噪聲的環(huán)境里,當選手們全神貫注地瞄準靶位時,現(xiàn)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會因他們的靜止而緊張,所以有人形容射擊為“最刺激的”觀賞項目也是不無道理的。射擊賽場往往“意外迭起”。上屆雅典奧運會上的幾場射擊比賽就頗具戲劇性,當年輕的朱啟南獲得金牌時,他自己都感到意外。美國名將埃蒙斯得知自己最后一槍脫靶打到旁邊選手的靶位上后,那種難以置信的沮喪讓人印象深刻。
·英雄志
英雄歸來:塔卡克斯傳奇
在奧運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的感人故事中,射擊運動員Karoly Takacs的歸來非常富有傳奇色彩。在1938年的世界射擊錦標賽上,“右撇子”塔卡克斯幫助他所代表的匈牙利國家隊贏得了手槍團體金牌。但同時是一名現(xiàn)役軍人的他就在比賽后不久爆發(fā)的二戰(zhàn)中,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了右手,致使右手殘廢。就在人們?yōu)樗怂垢械酵锵?,認為他再也不可能重返賽場時,塔卡克斯卻下定決心練起了左手射擊。1940年和1944年兩屆奧運會,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被迫取消。1948年英國倫敦夏季奧運會中,已經(jīng)38歲的塔卡克斯代表匈牙利參加手槍速射比賽。比賽前,當時的世界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卡洛斯問他為什么來到倫敦,塔卡克斯回答說:“我是來學習的?!北荣愔校怂箤⒖逅贡3值氖澜缂o錄提高了10環(huán),并奪得該項奧運冠軍。在頒獎儀式上,卡洛斯對塔卡克斯說:“你已經(jīng)學成了。”四年后的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上,塔卡克斯再次奪冠,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會手槍快射比賽中成功衛(wèi)冕的運動員。
2008:我們期待誰
2008年北京奧運會,著名的“六朝元老”王義夫脫下戰(zhàn)袍披上教袍,這位國家射擊隊的總教練麾下,是又一支冠軍之師:張山(女子飛碟)、朱啟南(男子步槍)、杜麗(女子步槍)、陶璐娜(女子手槍)、賈占波(男子步槍)、李杰(男子步槍)、趙穎慧(女子步槍)、李對紅(女子手槍)、陳穎(女子手槍)這些人們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都可能會在北京石景山奧運射擊館的大屏幕上閃亮。
由這些名字組成的中國射擊隊承載著太多國人的“奧運期待”。他們的良好發(fā)揮,很有可能就是2008年奧運會我國奪金標靶上擊中的“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