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剛剛過去的石油價格攀升大勢,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65377;歐佩克主席認為,如果今年夏天“針對伊朗的威脅增加”,油價會進一步攀升#65377;若發生大的危機,油價“可能會升至每桶200美元#65380;300美元甚至400美元”#65377;
面對剛剛過去的石油價格攀升大勢,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65377;綜合來看,這次油價每桶逼近150美元高位的主要原因,是地緣政治緊張和弱勢美元背景下投機者借美國次貸危機后游資劇增和人們對戰爭的心理預期共同炒作的結果#65377;從地緣政治來講,美國和伊朗關系的變化對油價攀高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65377;
世紀之交,尤其是9.11之后,伊朗一批國際關系學者提出了以“實力求和平”的理論#65377;該理論認為伊朗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豐富的能源,如果能利用大國的矛盾和世界格局的變化,可以提升伊朗的國力,進而實現“積極安全”,在此基礎上與美國改善關系也會更實際#65377;將政策落到實處,伊朗選擇了“核”#65377;近兩年石油價格的波動與美國#65380;伊朗之間圍繞“核”斗法直接相關,從以下幾個事例便可管窺#65377;
2006年4月11日,伊朗副總統兼國家原子能組織主席阿加扎德宣布伊朗已成功生產出低純度濃縮鈾#65377;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發表演講時說,伊朗將很快加入國際核技術俱樂部#65377;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達到每桶69.45美元,創了歷史新高#65377;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達69.37美元,達1988年該產品推出以來的最高收盤價#65377;面對兩石油期貨市場的價格上漲,其他油品價格也全線上漲#65377;兩天后,倫敦市場5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70美元大關,收于70.57美元#65377;
2007年8月2日夜,美國駐伊拉克軍隊突襲巴格達市中心一家酒店,扣押數名正在伊拉克訪問的伊朗代表團成員#65377;當天,美國總統布什在一次會議上指責伊朗支持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等極端組織,是“世界上支持恐怖主義的主要國家”#65377;同一天,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發表講話說,伊朗已經是一個“核國家”,將繼續推行其和平利用核能的計劃#65377;8月15日,美國政府官員證實,美國欲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為“國際恐怖主義組織”,這一天,美國又宣布原油和汽油庫存雙雙下降,以上這些使一度下跌的石油價格重新上漲,9月12日,紐約石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80美元大關#65377;且出現紐約石油期貨價格高于北海布倫特價格的局面#65377;
2007年10月25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和財政部長保爾森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對包括伊朗國防部在內的20多個伊朗政府機構#65380;銀行和個人實施制裁#65377;第二天,紐約石油期貨價格猛漲,由當月23日的每桶85.27美元升至26日收盤時的每桶90.64美元,中間一度達到每桶92.22美元#65377;10月31日,美國再次宣布原油庫存持續下降,美聯儲決定減息,次日,油價突破96美元#65377;2008年1月2日,紐約石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100美元#65377;
2008年3月底,隨著安理會制裁伊朗的1803號決議的醞釀和出臺,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爾#8226;海登表示,他個人相信伊朗正在開發核武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稱穆桑#8226;法克里扎德#8226;馬哈巴迪是伊朗“核武器之父”;伊朗在停止用美元結算石油后,又敦促歐佩克停止以美元結算石油貿易#65377;這些動作使紐約期貨市場油價在短時間內突破每桶130美元大關#65377;6月6日,受美國和伊朗軍隊在波斯灣發生“接觸”的影響,美國7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突破歷史記錄,達到每桶139.01美元#65377;在石油交易史上,首次出現在一天內石油價格每桶上漲10美元的記錄#65377;6月20日,美國《紐約時報》援引五角大樓消息人士的話說,以色列6月初在地中海東部海域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100多架F-16和F-15戰斗機參加,可能在為空襲伊朗核設施做準備#65377;受其影響,石油期貨價格一下子超過147美元,直逼150美元#65377;對此歐佩克主席哈利勒發出警告說,伊朗局勢將對油價產生重要影響#65377;如果今年夏天“針對伊朗的威脅增加”,油價會進一步攀升#65377;若發生大的危機,油價“可能會升至每桶200美元#65380;300美元甚至400美元”#65377;
可見,在石油價格步步攀升中,從產油國一方來看,雖然有伊拉克局勢變化#65380;尼日利亞石油管道常遭破壞等因素存在,但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叫板確實為石油價格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