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塘主要養殖家魚,效益相對較低,如果在池塘中搭配放養一定數量的肉食性兇猛名貴魚類,不僅可以清除池塘中的低值野雜魚,還可以獲得價值較高的名貴魚產量,每667平方米(1畝)池塘提高經濟效益200元以上。下面介紹幾種搭配名貴魚養殖方法:
1.鱖魚 為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孵出后開食就以其他魚類的魚苗為食,饑餓時自相殘食。在飼養條件下,餌料適口、充足生長較快。人工飼養的1冬齡鱖,平均體長為31.68厘米,相當于天然水體中3冬齡鱖的體長。套養方法:適宜以養草魚、青魚為主的成魚池套養。5月份左右放養3厘米的魚種,野雜魚較多的池塘每667平方米放養20~40尾。如果天然野雜魚不夠時,要補充野雜魚或家魚適口魚種,以保證鱖魚有足夠的餌料魚可食。每667平方米可增產鱖魚10公斤以上,增加收入300多元。
2.黃顙魚 是一種淡水小型底層魚類,是市場上的一種暢銷水產品,屬廣溫性魚類,雜食性,主要捕食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等。池塘套養一般每667平方米放養尾重30~40克的黃顙魚60~70尾。池中主養的常規養殖品種以及搭配比例按原養殖方式進行,飼養管理也按常規養魚操作規范進行。一般精養魚池在原有養殖規模的基礎上,不增加其他投入,每667平方米可增產黃顙魚10公斤以上,增加收入200元以上。
3.烏鱧 為典型的兇猛性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蝦、蛙、蝌蚪、水生昆蟲及其他水生動物為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當年烏鱧苗每尾可達200~300克,2齡魚每尾可達1500~2000克。家魚成魚塘內搭養烏鱧,要注意放養時間的差別:家魚放養時間要早,一般以1~3月放養為宜,烏鱧則在5~6月放養。此外,烏鱧的放養規格盡量做到整齊,放養的數量亦不宜過多,一般每667平方米混養5厘米左右的烏鱧種30尾左右。若池塘內野雜魚、小蝦、水生昆蟲較為豐富,或在池內投放一些大規格的鯽魚、羅非魚,使其產卵繁殖后代,供烏鱧食用,這樣,烏鱧放養數量可適當增加。烏鱧種放入后,一般不必再投餌。經6個月飼養,個體一般達150~400克,個別可生長至500~600克,每667平方米可獲烏鱧9~18公斤,增加收入200元以上。
4.南方大口鯰 南方大口鯰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其攝食對象大多是魚類,也吃水生昆蟲和鼠類等,能捕食相當于自身長度1/3的魚體。南方大口鯰屬溫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是25~28℃。南方大口鯰生長速度快,當年4月份人工孵出的魚苗養到年底,全長可達40厘米,體重0.65公斤;第2年最大個體體長可達60厘米,體重2.25公斤;第3年最大個體能達3.7公斤。套養方法:在小型野雜魚較多的魚塘里,每667平方米放養10厘米長的大口鯰30~50尾,可在不減少其他魚種放養量和不增加飼料投入的前提下,年底便可收獲尾重0.5~1公斤的成魚,增收300~500元。
注意事項:由于鱖魚、烏鱧、大口鯰都是肉食性魚類,為防所養家魚被吞食,所放的肉食性魚類要求規格一致,并且是家魚最小規格的50%以下。家魚的放養密度和搭配仍按正常進行(彩圖參見77頁圖11、12)。(江西省南昌市水產科學研究所 熊春賢 郵編: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