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家收儲政策刺激,2009年國內菜籽油產量有望增長20%,不過應留意是否會出現農戶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近日,上海中期農產品研究小組公布了江蘇、安徽、湖南及湖北四省油菜種植狀況考察結果。據該研究小組預計,2008年冬油菜播種面積可能達到0.087億公頃,比2007年增加200萬公頃以上,實際油菜籽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392萬噸,相較2007/2008年1160萬噸產量水平增長約20%。同時,該研究小組預計2008/2009年度菜籽油價格將位于4500~5800元/噸之間。
“由于有每公斤4.4元的政策收儲價格打底,目前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非常高,收割完水稻之后,現在田里種的全是油菜。”上海中期運作部朱康琳對記者表示。據介紹,在江蘇丹陽,去年種了334平方米(0.5畝)地油菜的農民,今年種了534平方米(0.8畝)地油菜;而去年種1334平方米(2畝)地的,今年則種了2001平方米(3畝)。在丹陽的一個種子商店,去年油菜種子賣出 500包,今年賣出超過1000包。同樣,在湖北仙桃,農民去年拋荒率為50%,今年拋荒率只有10%,新增40%左右的田地全部用來種植油菜。如果按國家規定的收購價是4.4元/公斤,算起來種油菜比種小麥劃算。荊州也是類似情況,包括種棉花的田里也密密麻麻的種上了油菜。
此前,發改委發布通告,根據10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為確保農民增產增收,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國家將繼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其中在油菜主產區,國家按每公斤4.40元的價格向農民收購油菜籽,充實食用植物油中央儲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油菜籽價格只有3.6元/公斤,與國家公布的4.4元/公斤的收儲價存在巨大價差,并且在發改委公告中,也沒公布具體的收儲數量,這可能導致系列問題。
“如果真能按4.4元/公斤的價格銷售,目前種植油菜當然是最有利潤的。但這么高的收儲價格也有負面作用,它使農戶預期過高,反而可能帶來不少經營風險。”上海中期運作部的林迅峰表示。
林迅峰介紹,目前,行業內普遍把4.4元/公斤的收儲價誤認為是明年國家對于油菜籽的保護價,加重了貿易商和農戶的惜售心理,同時更刺激新增油菜種植面積的擴大,明年市場將面臨極大的供應壓力。而另一方面,4.4元/公斤的收儲價也使得榨油企業經營困難,因按目前菜籽油7000元/噸的現貨價計算,加工一噸菜籽虧損在800元/噸以上,壓榨企業根本無法正常生產。“因此建議國家盡快公布收儲數量,調整市場預期至合理水平。”林迅峰表示。(上海 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