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各地區政府越來越注重公共支出政策對經濟的干預活動。經濟增長收斂性研究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本文基于面板數據模型分析方法,驗證了之前的研究我國各省之間經濟增長不存在絕對收斂的特征,同時從收斂性的角度分析我國各省公共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關鍵詞:區域經濟差距 公共支出 經濟增長 面板數據模型
一、引言
在影響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公共支出是一個重要因素,政府也越來越注重公共支出政策對經濟的干預活動。地方財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糾正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失靈與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抑制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無限擴大,實現不同區域間的公平和資源的優化配置。近來,國際上也越來越重視制度變遷和改革措施對經濟績效的影響。當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試圖獲得一些對于中國區域間經濟增長差異的解釋和政策含義。經濟增長收斂性研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和區域經濟差異的變化都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因此被廣泛應用到區域經濟領域。以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為基礎的收斂假說,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提出了極具吸引力的預期。我國關于經濟收斂性問題的研究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興起,涌現了大量的相關文獻,這些文獻性的研究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區域經濟存在明顯的條件收斂趨勢。從經濟理論的發展看,研究公共支出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是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



態的方向發展。
從各省公共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來看,由于采用的是變截距固定影響模型,對于公共支出變量分析結果表明了各省綜合的情況,就全國各省總體而言,公共支出總量所占GDP比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步伐;就全國各省個體而言,各省之間的經濟增長情況與總體均值存在顯著的差異。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各省的公共支出政策雖然對經濟增長產生了正面的影響,但還沒有起到縮小地區間經濟差距的作用,這對于各地區政府為實現我國經濟協調發展無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具體來講,中央政府可以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通過對地區間收入的再分配均衡不同地區的財力,實施一些有利于落后地區發展的公共政策;對于各省政府來說,公共支出的經濟增長效果有很大差異,在具體公共支出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可以重新合理配置各政府資源,調整好各省政府的政策偏好,達到既避免經濟差距拉大,同時又不犧牲經濟增長。另外,由于各省的經濟增長情況存在顯著的差異,對于各省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到經濟空間的差異性,對各具體支出項目的投資力度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縮小地區間的差距。對于各省公共支出的具體項目的投資力度及支出結構問題有待筆者以后做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