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一種忌連作的作物,保護地草莓由于連續種植,易產生連作障礙,特別是一些專業化生產基地,多年連茬種植,難以輪作倒茬,常造成土壤和棚室中的病原菌、蟲卵連年積累,一些土傳的病蟲連年發生,而且發病和蟲情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為土傳性病害黃萎病、炭疽病等發生嚴重,生長受到抑制,發育不良,直接影響草莓產量和效益。目前,連作障礙已成為制約各地設施草莓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對草莓連作地的土壤進行消毒,是解決連作地土壤障礙的有效措施。一般連作3年以上的田塊,須進行土壤處理?,F將幾種有效適用的土壤消毒技術介紹如下:
1.氯化苦土壤消毒法
氯化苦是一種無色或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易揮發,注射到土壤中后可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地下害蟲、線蟲、雜草種子等。該藥劑在土壤及作物中無殘留,連續使用無其他不良影響,是目前解決設施栽培中土壤連作障礙的主要手段。
操作技術:先將大棚地土壤翻耕,然后整細、耙平。消毒前應保持土壤適當的干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準,土壤過濕或過干均會影響氯化苦在土壤中的擴散,以致降低消毒效果。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獲后(8月份)即可消毒。每600平方厘米(20厘米×30厘米)注藥3毫升。用氯化苦專用注入器注入土壤,注入深度15~20厘米,667平方米(1畝)用藥量約30升,一邊注射藥劑,一邊用土覆蓋好穴眼。整個大棚地注射完畢,立即用農膜覆蓋全田,并用土將農膜四周壓實,確保覆蓋地無漏孔,覆蓋時間為7天。7天后分2次揭膜,第1次在傍晚揭開農膜的四角,以便于通氣,第2天傍晚揭除全部農膜,人遠離消毒地塊。然后重新翻耕、整地、做畦。揭膜后,必須對畦面進行翻土晾曬,并間隔3~5天后方可種植草莓,以防氯化苦殘留在土壤中,影響草莓成活率。
2.“莊伯伯”土壤消毒法
“莊伯伯”為德國德固賽公司生產的一種土壤改良型緩釋顆粒肥,作基肥施入,既可滿足草莓對肥料的需求,又可起到對土壤的消毒作用。
操作技術:667平方米均勻撒施有機肥2000公斤,翻耕耙平后,667平方米撒施“莊伯伯”30公斤,施后澆適量水,然后用農膜密閉覆蓋7~10天。揭膜后再次翻耕、做畦,間隔2~3天后即可栽植。
3.太陽能土壤消毒法
草莓地施入有機肥,適量灌水后覆蓋農膜,利用7~8月太陽熱能和有機肥分解產生的熱量進行土壤消毒。
操作技術:667平方米施入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或雞糞500公斤,再加餅肥100公斤、熟石灰50公斤,撒施田中,翻耕后,適量灌水,然后用農膜密閉覆蓋。這樣不僅可以保濕,而且可以保溫,利用太陽能和有機肥腐爛發熱提高土壤溫度,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可以悶死土傳病原菌和雜草種子。對發病嚴重的田塊,在土壤表面覆膜的同時扣好棚膜,這樣中午棚內溫度可以達到80℃以上,土壤中的病菌、害蟲、雜草種子基本上不能成活。農膜覆蓋時間為7~10天。揭膜后讓土壤自然晾干水分,然后667平方米撒施復合肥和磷肥各50公斤,做畦,移栽。(陜西省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張斌讓 郵編:722300 陜西省眉縣陳倉區農技推廣中心 馮海平 郵編:7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