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一:操作控制 相機的操作控制,如拍攝模式、電池用量顯示等,都要事先設定,如果這方面設計不合理,使用起來過于麻煩,數碼相機的易用性就失去了。所以功能轉盤的靈活性很重要,購買時要多調試一下。
要素二:像素 像素的多少決定圖像的細膩程度及圖像的分辨率,像素數越大,數字照片的解析度就越高,照片越清晰。但是,相應的像素越高,數碼相機的售價也就越高,所以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一般家庭用相機,像素在500萬以上就可以了。
要素三:鏡頭 與傳統相機一樣,鏡頭依然是衡量一部數碼相機檔次的重要標準之一。有些數碼相機的鏡頭還具有旋轉接頭設計,其鏡頭可作130度旋轉或360度旋轉,使多角度拍攝更為簡單。
要素四:存儲媒介 數碼相機的影像載體,可以自由拆卸轉存到個人電腦里自制相冊。閃存卡是現在數碼相機使用的移動存儲介質的主流產品。CF容量從4MB到1GB不等,存取速度快、體積小、重量輕且能通用;SM卡是目前最薄的閃存卡,但是它只能實現單一的存儲功能,且容量較小,最大容量為512MB;記憶棒是索尼公司專用的存儲媒介,不能通用,它的優點是數據傳輸速度快,目前最大容量為2GB。
要素五:電池及耗電量 在數碼相機工作的過程中,電池消耗是一項長期支出,因而不能不考慮使用電池的種類及電量的消耗。數碼相機因帶有LCD顯示屏及內置閃光燈,因而電池消耗量比傳統相機大。使用5號電池價格便宜,隨時隨地可以買到,但用不了多久電池就沒電了。因此,最好選擇配備可充電鋰電池的機型。目前主流數碼相機產品皆已設計為鋰電池,同時提供齊全的充電設備作為配件。
要素六:輸出接口 數碼相機拍攝的影像都要輸入到計算機中才能進行處理。使用串行接口是目前所有數碼相機都提供的數據輸出方式。很多數碼相機也開始支持USB的接口方式。另外,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支持視頻輸出,可以直接通過電視機欣賞拍攝的圖片。
要素七:取景方式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具有一個LCD取景器,可以立即在顯示屏上看到拍攝的照片。同時,大部分數碼相機還具有傳統相機的光學取景器或電子取景器(多用于級別較高的數碼相機上)。LCD取景器與光學取景器或電子取景器是互為補充的,應該選擇具有兩種取景方式的相機。
要素八:售后服務 數碼相機無法在傳統相機的維修點維修,所以數碼相機的售后服務就顯得相當重要了。(中國科普研究學會 高育紅 郵編: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