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從第三季度數據可以發現,金融危機對IT產業,特別是硬件業的打擊已經顯現。
近日,包括摩根大通、瑞銀華寶與大和總研在內的機構紛紛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明年全球PC產業將出現嚴重衰退。摩根大通亞太區科技研究部主管夏鮑文預測,明年全球PC業產值將減少227億美元,從2008年的2810億美元,衰退至2584億美元,衰退幅度約7.7%。
聯想最近公布的財報顯示,季度純利僅為2300萬美元,同比下降高達77.7%,銷售方面增長率僅為7.4%,低于市場水平。而英特爾周四再次下調第四財季財務預期,預計該財季的營收為90億美元; 而此前的預期為101億~109億美元。
在PC產業衰退大潮中,惟有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獨善其身,避禍免災。蘋果公司報告,因iPhone銷售猛增,凈利年比大幅增長26%至11.4億美元。2008財年收入增長27%至79億美元,高于公司預期的78億美元。iPhone 銷量在第四財季增長5倍,達到 689 萬臺,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增長將近7倍。iMac銷量增長21%,收入增長17%。同時,iPod 銷量及收入分別增長8%和3%。
喬布斯告訴記者,他預計在2009財年,蘋果臺式機器的銷售將會增長13%,至430萬; 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將會增加12%,至676萬臺。他預計,即使行業受到重創,蘋果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打擊,而且它仍然在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結果是,即使面對非常蕭條的經濟背景,蘋果仍會繼續壯大。”
大災之中,與其他PC廠商相比,蘋果得以免災,獲益于其獨特。若問Apple獨特性何在?可以歸結為兩點: 設計創新和全業務。
PC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后,先后經歷了技術創新和運營創新兩個時代。前者注重產品的技術性能以及功能方面的創新,后者注重供應鏈、渠道、市場營銷領域方面的創新。走到今天,這兩個領域已基本無新可創,導致廠商趨于同質,走上價格戰的絕望之旅。
喬布斯勝出的訣竅在于工業設計,他把色彩、觸感、形狀、材質這些非技術與非運營的要素都變成了核心競爭力,變成了差異化和高價格的理由,變成了現金流。
PC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到今天,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主流業務模式都是所謂“專注”,只做PC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最多再搞點服務器。而喬布斯卻反其道而行。在Apple旗下,不但有傳統的PC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還有iPod播放器、iPhone手機、操作系統、各式各樣的應用軟件,以及以iTunes為代表的互聯網業務。
傳統PC產業是單業務,而蘋果則是全業務。喬布斯“專注”于無限地伸展其核心競爭力。與之相比,傳統PC產業更“專注”于自已給自已畫定的地域。縱觀PC產業,在經濟危機之下,凡是比較注重于設計創新和全業務的企業,情況都要好一些。比如Acer重視設計創新,HP重視走向全業務。
經濟危機意味著產業的調整、重組和升級。現在看來,恐怕設計創新和全業務就是PC產業存活與升級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