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PC互聯網的贏利模式拷貝過來,能“套錢”的不外于廣告、電子商務、游戲、增值業務等模式。但移動互聯網畢竟不同于有線互聯網,哪些贏利模式會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流模式?誰會是這次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的王者?

“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是10年前的有線互聯網。”軟銀董事長孫正義這句話鼓舞著很多在移動互聯網里打拼的創業者。現在的互聯網誕生了多少奇跡和新興公司,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就有多大的財富夢想。很多創業者2004年甚至更早就進駐占位,雖然大部分還在尋找贏利模式。遠方是絢麗的風景,腳下是坎坷的山路。在采訪中,大部分創業者都在說,現在談贏利模式為時過早,但3G的啟動以及電信重組,使他們在“潛伏”了三四年后,仿佛看到了些微曙光。
如果把PC互聯網的贏利模式拷貝過來,能“套錢”的不外乎廣告、電子商務、游戲、增值業務等模式。但移動互聯網畢竟不同于有線互聯網,哪些贏利模式會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流模式?誰會是這次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的王者?
廣告模式:
繁花還是落葉?

無論是雅虎、新浪的“門戶模式”,還是谷歌、百度的“搜索模式”,都是廣告模式的體現,盡管這種廣告模式形式不一,可能是展示廣告,也可能是關鍵字廣告等等。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互聯網專家呂本富認為,由于手機屏幕比PC小很多,廣告展示內容的豐富性將大大削弱,這決定了廣告模式不會是移動互聯網最為主流的商業模式。而且,手機用戶上網的時間多是零碎的時間,比如說在路上、等候的時間等,這也決定了廣告會大大弱于有線互聯網。
但很多移動互聯網從業者還是對廣告模式寄予了厚望。3G門戶總裁張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盡管屏幕小,但手機的精準性比有線互聯網強很多,每部手機的用戶都是確定的,從營銷投入產出比來看,大大優于有線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畢竟不同于PC互聯網,廣告模式能產生多大效益取決于怎么去挖掘手機這種介質和手機用戶這個群體的特點。
由于受制于屏幕等原因,短信廣告一度成為移動互聯網廣告的主流形式,但是這種“推送”方式令用戶深惡痛絕,效果也并不盡如人意。真正適合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形式有待探索。
11月剛參加了“日本移動互聯網”峰會的優視動景(UCWEB)CEO俞永福告訴記者,從日本的情況看,有兩類廣告在日本發展得比較好,一類是搜索廣告; 二是banner(標志廣告)和文字鏈廣告。但現階段在中國上網的流量費比較貴,如果加入大量的banner和文字鏈廣告,必將大大增加用戶的費用,這種模式在現階段顯然還行不通。
成立于2004年的3G門戶宣稱每月已經有了非常可觀的廣告收入。3G門戶是一家以提供手機上的資訊為主的無線互聯網公司。張向東介紹說,今年3G門戶將實現贏利。實際上,名為移動互聯網門戶的3G門戶,一直采用的是“雙核心”戰略——“門戶+客戶端軟件”。來自3G門戶的資料顯示,廣告收入占去了其全部收入的7成。手機上的廣告形式從單一的文字鏈和圖片、彩色banner、用戶互動,逐步過渡到更高技術、更多樣化的流媒體以及手機視頻貼片廣告。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瀏覽器公司,UCWEB還沒有真正實現商業化。俞永福告訴記者,廣告將是UCWEB探索的收入模式之一,目前UCWEB已經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比如說廣告牌的設立、廣告投放系統的開發設計以及和廣告主的溝通等。
根據統計,2007年日本的無限互聯網廣告市場達到了5.74億美元,美國是2.78億美元。來自市場研究機構艾瑞iResearch的預計,2010年中國無線廣告市場的整體規模將達到30億元。但這相比數百億元的互聯網廣告市場,還是個小數目。
廣告模式被很多移動互聯網公司視為最普遍的模式,但除了廣告形式有待挖掘外,用戶和廣告主的教育還是需要時間的。空中網新上任的CEO王雷雷在訪談中認為,無線廣告市場還需要培育兩三年,不僅是培育用戶,廣告主也得培育。
正如10年前,人們無法預測會出現Google的關鍵字廣告形式一樣,無線廣告自己獨有的廣告形式還需要業界去摸索。誰能把移動互聯網的特點挖掘得淋漓盡致,誰就能在賽跑中獲勝。
移動商務:
長成尚需三五年?
阿里巴巴的崛起,使得業界對于電子商務模式有了重新的認識。在手機互聯網上,電子商務的未來也讓人期許。
有很多敢于吃螃蟹者紛紛試水這個市場。傳統的ERP軟件廠商用友在去年成立了用友移動,并大張旗鼓地推出了移動商街。來自用友移動的資料顯示,移動商街是在移動互聯網上建立的虛擬商業中心,在移動商街上,入駐移動商街的企業和商家可通過移動商街進行市場營銷、產品推廣和形象展示,為消費者提供商業服務,促進銷售; 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在移動商街上獲得及時有用的消費資訊和生活服務信息進行比較、選擇和購物消費,了解商家并參與營銷互動,享受折扣、獎品和積分回報等實惠。
據用友移動的總經理楊健介紹,目前用友移動的注冊商戶有50萬家,每月更新兩次以上商品的商家有5萬家,有642萬件在線商品。“希望年底能達到1000萬件。”
目前在移動商街消費的主流群體是學生。“他們購買小額的商品,比如說書、音響、電話卡、衣服、鞋等。這個群體不會花大錢。”楊健說。
用友移動的商業模式是向入駐的商家收取費用。目前的營銷模式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消費者可在線上參與比價、享受折扣、獎品和積分回報等,在線下的實體店面進行購買。
但初期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用友移動向大部分商戶免費,只對其中10%的商家收取費用。“收費的商家我們有增值的服務,比如提供一些營銷工具和市場工具等。”
在楊健的設想里,用友移動未來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向入住商家收服務費。根據對入住商家的服務內容的多少來增減費用。未來是否可從商家交易中抽取傭金或者向消費者收費,都還在規劃過程中。“希望用友移動3年后開始贏利,5年后上市。” 楊健說。
但用友移動的發展也受制于整個大環境。第一是手機網絡質量影響用戶的體驗,有些區域上網速度快,有一些區域卻經常斷線; 第二是手機上網資費過高,限制了上網的人數; 第三,配套的產業政策,特別是在金融政策上尚沒有相關配套措施出臺。是否可支持手機錢包、手機銀行卡、手機信用卡等等,都沒有相關的規定。
而相關人士也認為,如果能實現小額費用用手機結算,大額交易用手機信用卡結算,將大大提升電子商務的進程。
目前在日本,手機可以實行支付功能。日本的一些手機內部植入了某種芯片,坐地鐵、公共汽車、自動售貨機都可以用手機直接刷。而且,和一些便利店的會員卡綁定,達到了一定的積分會自動提醒手機用戶換禮品。
“電子商務模式在移動互聯網上可能比較慢,大概需要3年~5年才能長成。” 俞永福向記者表示。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的判斷,是基于國內信用體制和電子支付體制的缺失。國內目前尚沒有建立完善的信用體制,因而手機支付僅限于500元以下的小額支付。
手機游戲:
掌上天地有多寬?
當樂網號稱是國內最大的手機網游公司,其創始人肖永泉早在2003年就開始接觸游戲行業。期間,互聯網游戲業崛起了盛大、九城、巨人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網游公司,而當樂網選擇的手機游戲領域現階段還處在培育階段。目前當樂網僅80多人,最近幾個月剛剛實現當月的盈虧平衡。
不能說是肖永泉選錯了創業的領域,每個人的資源和優勢都不一樣。但是手機游戲目前的默默無聲與PC網游的繁華盛況,真是兩重天。
實際上,分析機構給出的數字還是非常誘人的。國內手機游戲市場2004年增長率接近100%,2005年也有50%以上的增長。2006年9月,在中國移動“百寶箱”游戲業務中,240家SP創造了接近3000萬元的手機游戲收入,而前20名的SP合計收入就接近2000萬元,占到總收入比例的70%。易觀國際《中國手機游戲市場趨勢預測2006~2010》研究表明,2010年中國手機游戲市場總規模將達到95.27億元,從2003年到2010年的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2.4%。
而肖永泉所創辦的當樂網,在過去3年里也實現了每年近3倍的增長。如果去解釋這種高增長下的市場的不溫不火,只能是歸結于手機游戲市場的基數過小。
“這個市場的成熟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肖永泉接受采訪時說。2004年創辦當樂網,4年的時間進行了兩次融資,錢雖然不至于缺乏,但還是得精打細算。
在2007年之前,當樂網的主要業務都是免費的,有一些零星的廣告收入。從今年開始,當樂網開始嘗試與游戲開發商合作運營新的一些模式,比如說下載游戲免費,但用戶在玩的過程中,買道具、關卡、經驗等都需要付費。
“目前,虛擬道具等增值服務的收入已經超過游戲本身的收入了。” 肖永泉說。當樂網的贏利模式,跟目前盛大、完美時空等的贏利模式,并非兩樣。
但手機網游并不能完全等同于PC網游。從終端來看,電腦顯現得更豐富、畫面表現力更強; 而手機容易便攜,可以隨時隨地溝通,而且每部手機都有一個用戶屬性,都有身份。這就決定了手機網游和PC網游的運作,必然有不同之處。
“手機網游和PC網游的一個巨大差距是要求游戲和社區結合得更緊密。PC游戲很容易自成體系,形成一個很龐大的社區,用戶可以在這個社區里呆很久。而手機上的游戲,用戶玩的時間相對比較少,一款游戲玩一兩個月后就可能換另外一款。這就必須有社區把用戶跟用戶之間的關系沉淀下來。而且從營銷成本上來講,對一群人銷售相比向一個人銷售,成本將大大降低。” 肖永泉說,“社區游戲化”或者說“游戲社區化”的模式已經在日本證明是成功的。日本的Dena公司開設的mbga Town,為一個提供60種以上免費游戲以及1萬種以上的道具、以及SNS社區服務的社區,在2006年就達到了400萬的注冊用戶。
手機網游的用戶,仍然鎖定了沒有電腦的群體(比如打工、服務業的服務員)和有電腦但某些時間段沒法用的人群(比如學生、白領等等)。當樂網稱,目前其注冊用戶有兩2700萬,日平均用戶超過了50萬。
目前,PC網游的主要企業都沒有大規模地進入手機網游領域。“也許他們覺得手機游戲賺錢還比較慢,還犯不著進來吧。”肖永泉開玩笑地說。但同時,他認為,手機網游跟PC網游是完全不同的江湖,如果把PC網游那一套拿過來并不合適。比如,PC網游對網吧資源的依賴性很大,但手機網游要看對手機用戶的關聯度。
手機網游何時爆發?也許只有等到目前所有的PC網游巨頭都紛紛往里面鉆的時候了。
會員制:
能綁住用戶圈錢嗎?
如果一種賺錢模式可以“旱澇保收”,“會員制”就可以位列其中。在PC互聯網上鮮有市場的“會員制”,有可能成為手機互聯網的主流模式之一。
這個觀點得到了俞永福的認可。“移動互聯網除了PC互聯網上常有的廣告、電子商務、游戲模式外,會員制還可能是其中之一。”而之所以會員制能實行,還是因為手機的用戶屬性。
天下網本來是做資訊的手機網站,2007年從門戶轉型為手機交友(手機SNS網站),天下網所嘗試的就是“會員制”的模式。天下網的CEO王鵬飛認為,相對于虛擬物品的交易而言,“會員制”的收入更為穩定。
目前天下網號稱注冊用戶有3000萬用戶,有100萬活躍用戶,用戶群主要是技校和中專生、打工群體、服務員和軍人。針對這些群體,天下網推出了10元/月的包月服務,用戶通過此成為VIP會員。這些VIP會員可擁有隱身功能、好友審批、虛擬交友等一攬子的功能。
據王鵬飛介紹,目前會員制的收入每月達到了60萬~70萬元。這些“邊緣群體”用戶一般是遠離家鄉、內心非常寂寞,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也許并不如意,希望能通過網絡尋找溫情,甚至感情寄托。但因為條件所限,這些人群上不了互聯網,而手機是離他們最近的介質。天下網提供的是“手機網上交友”渠道,恰好可以滿足這個群體的需求。“我們抓住的是邊緣人群最主流的應用。”
而這些人群聚居的地區的移動運營商的政策也為這種模式打開了方便之門。移動運營商在廣東地區推出了20元每月50兆流量、50元每月200兆流量等套餐服務,即使加上每月10元錢的會員費。打工人群每月花在電話上的費用在50元~60元錢左右,占每個月收入(約1000元)的1/20。
在目前手機上網的主流人群為低端用戶的情況下,廣告模式對廣告主的吸引力必然會大大降低。那么會員制將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嗎?有關專家認為,這得看能否針對這些會員的需求提供貼心的服務。
嘗試會員制的天下網目前還很小,僅有80多名人員,王鵬飛希望明年能實現盈虧平衡,即每月收入達到100萬元。天下網所面臨著的挑戰是,隨著電腦的普及化以及上網費用的逐步降低,這個群體是否會轉向PC互聯網上交友?
PC互聯網上的SNS網站,如日本的Mixi以及歐洲的XING,在各自的國家都實行會員制,并實現了贏利。但在中國,這兩家SNS公司卻舉步艱難。針對高端手機用戶,實行會員制是否可行?該如何收費,該推怎么樣的服務?都是需要業界去探索的問題。
正如一位業界資深人士所說,沒有人知道移動互聯網哪個模式會開出鮮艷的花來,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種下種子。廣告、電子商務、游戲、虛擬物品、會員制,也許每個領域都有機會,就看誰離用戶的需求最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