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寫的是一個年輕人在窮愁潦倒的情況下,執意要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別人施舍的食物。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文中杰克遜大叔的話發人深思:“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這個年輕人不像那群逃難人一樣看到“這么好的食物”,顧不上說一句感謝的話,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而是先問杰克遜大叔“有什么活需要我做”,而且堅持要先做完活“再吃這些東西!”這是一種不靠乞討謀生存、要用勞動換食物的志氣,這是一種不以貧窮為低賤、而以努力促改變的人格“尊嚴”。因此,杰克遜大叔暗暗“贊賞”他,讓他為自己“捶捶背”,滿足了年輕人的“尊嚴”需求。
杰克遜大叔獨具慧眼,對年輕人“現在什么都沒有”毫不在乎,而認定他以后“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并把他留下來在莊園里干活。正是因為哈默有著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仍堅守著自己“尊嚴”的精神,年輕的哈默才會獲得成功,并最終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想當初,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難者一樣,見了水就喝,接過飯就吃的話,他能結識杰克遜嗎?能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嗎?
因此,“富翁”與“尊嚴”關系密切:維護自己“尊嚴”的人,就可能成為“富翁”;而失去自己“尊嚴”的人就可能與“富翁”無緣,或者與“富翁”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