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17日,奇虎360正式發布360殺毒,同時宣布360殺毒永遠對用戶免費。如果說以前周鴻袆的360安全衛士只是在查查流氓軟件、殺殺木馬這種安全行業的邊緣上攪和一下,頂多幕后還幫助了卡巴斯基一把,那么,如今奇虎360殺毒的推出,算是真正攪和到了安全行業中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奇虎360免費殺毒的推出,不啻在看似平靜但實則暗潮洶涌的殺毒軟件市場中扔下一塊巨石,一場殺毒軟件免費與收費的大戰就此展開……
永久免費,對于殺毒軟件行業到底意味著什么?是一路廣闊的康莊大道,還是無法回頭的黃泉之路?
免費之變
緣起攪局者
綜合摘編自《IT經理世界》、《中國經營報》
一路從互聯網打殺過來的周鴻袆向來都是“規則破壞者”。這一次,他還要用一種挑戰底線打破規則的姿態來切入這個多年來都波瀾不驚的安全軟件市場。
不過,周鴻袆似乎并不認可自己“攪局者”的身份,他強調,如果說我是一個攪局者,不如說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攪局者?;ヂ摼W顛覆了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經濟規律,特別是進入Web2.0后,給很多產業都帶來巨大的沖擊。免費是互聯網的一個精神,同時也是互聯網很多商業模式的基礎。在周鴻袆看來,殺毒和郵件、搜索、即使通信一樣,都屬于互聯網基本服務的范疇,應該對用戶免費。
周鴻袆認為殺毒軟件應該永久免費在于,周鴻袆從來就不是在用一個做安全軟件的思路來做奇虎360,而是用做互聯網的思路來做?;ヂ摼W增加用戶的邊際成本為零,在傳統中獲得一個客戶或用戶,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說,傳統方式需要固定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雙重投入才能維持公司的生存與增長,而在互聯網上,固定成本是技術的投入比如存儲與帶寬,而獲得客戶的邊際成本為零。所以,互聯網的一切都與規模有關,你得千方百計吸引到最多用戶,以集約資源將成本分攤在日趨龐大的用戶群之上,與此同時,你的技術也將變得越來越完善。騰訊與谷歌的例子都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實際上,這就是周鴻袆正在互聯網上做的事情,把那套互聯網上免費的成功經驗帶入到保守的安全領域。
當局者說
瑞星:免費是行業不能突破的底線
摘編自:《電腦報》
瑞星公司副總裁毛一丁指出,我之所以提到有些底線不能突破,是因為真要永久免費,廠商要如何生存,這個行業怎么發展?一款殺毒軟件從開發到上市的一系列環節中,都存在大量的成本——研發成本、營銷成本、渠道成本。如果軟件免費了,那廠商靠什么來進行后續開發,來完善產品呢?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向用戶推銷大量廣告從而獲得利潤,但是這下又冒出另外一個問題,用戶是否接受嵌入大量廣告的殺毒軟件產品呢?
金山:免費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摘編自:《京華時報》
金山軟件事業部助理總裁王欣認為,免費策略需要商業模式做支撐,在目前殺毒業界尚未有真正成熟的增值服務模式的情況下,由于殺毒軟件研發需要大量人力、資金成本,所以免費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王欣還表示,周鴻袆將殺毒行業的門檻看得過低,不知該行業自有規則,如病毒庫資源共享等。而周鴻袆作為外來者并沒有被該行業所認可,“我們是不帶他玩的”。
江民:希望周鴻袆慎重投資
摘編自:網易科技
殺毒屆的前輩元老之一王江民表示,殺毒市場需要技術含量很高的技術,目前國內有十幾家殺毒廠商,分享十幾億的市場份額,如果沒有長期的技術積累,很難做好該市場。還需要龐大的投入以巨額的資金支持,以及電話呼叫中心的支持。
“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技術含量,搞不出很好的殺毒軟件。我已經看到了二三十個殺毒廠商的倒下。沒有上億元的投入很難做好,也很難吃飽喝足,所以也希望周鴻袆能夠慎重進入該市場?!?/p>
卡巴斯基:免費是炒作我們玩不起
摘編自:中關村在線
卡巴斯基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張立申表示,殺毒軟件免費只是一種炒作,卡巴斯基玩不起永久免費??ò退够嫶蟮难邪l團隊、技術支持服務體系、還有升級服務器都需要很多經費,“做殺毒軟件需要很多的錢,卡巴斯基沒有這個本錢去宣布永久的免費”。
張立申認為,此次免費之爭只是企業爭奪市場的一種行為,并非行業趨勢?!胺浅P耐纯吹街袊浖榱嗣赓M而斗下去,這樣做最終受害的是用戶。”張立申表示,“卡巴斯基要把最好的安全軟件賣給用戶。因為,面對日益嚴峻的互聯網安全形勢,用戶的根本需求是來自功能全面、技術領先和服務完善的強大安全保障,而不是營銷概念和噱頭?!?/p>
趨勢科技:殺毒軟件不可能一輩子免費
摘編自:金羊網
趨勢科技大中華區執行總裁張偉欽表示,其實免費殺毒軟件從趨勢科技成立的第一天就存在,但過去的這二十年來,從來沒有一款免費殺毒軟件能夠一輩子免費下去,“除非做這個免費殺毒軟件的是一個慈善機構,做公司不可能不考慮收益”。
他進一步表示,在國外,很多用戶都不敢用免費的殺毒軟件,“怕用了以后要付出的維護成本可能比殺毒軟件本身還要高”,他認為“免費”的背后一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免費殺毒軟件會不會造成誤殺,甚至黑客會不會通過提供免費殺毒軟件的網站給用戶發送病毒?!爱斈愕碾娔X上存儲的數據越來越有價值的時候,你會發現殺毒軟件本身在整個電腦系統上的成本其實并不算高”。
張偉欽表示,如今隨著計算機病毒的日益猖獗,各大殺毒軟件商紛紛提出了“云計劃”,這一計劃的提出恰恰反映了越來越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對殺毒軟件更高的使用需求。趨勢科技更看重的是有沒有及時有效的解決客戶所遇到的真正問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務才是王道。
旁觀者看
免費,是一種趨勢
摘編自:Cnet科技資訊
免費的殺毒軟件能給市場帶來什么變化呢?
第一種狀況,免費了,收費的銷量下滑,用戶減少,免費的又賺不到錢,大家一起玩完,就像2001年互聯網泡沫,我們消費者最后終于還是用不到免費的殺毒軟件了。
第二種情況,免費了,大家不用鬧心打價格戰了,全身心投入產品研發,此時性能才是硬道理,大家水平都在提高,也出現了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消費者用更少的代價用到了更好的軟件。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比較高。
作為消費者,我們選擇什么?一位有理智的消費者他一定會在同樣價位中選擇性能最好的,在同樣性能中選擇價格最低的。免費的流行將會帶來殺毒軟件技術上的提升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這是我們消費者樂于看到的,而消費者也能給我們的市場帶來很好的導向,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殺毒軟件市場將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市場,他適當免費,排斥泡沫。
免費,是一場游戲
摘編自:《南方日報》
免費,始終是最具殺傷力的一種營銷手段。如果不是免費的東西太差,還有多少人會去用收費的東西呢?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所以,當奇虎360宣布推出免費殺毒軟件的時候,別的同行要么寄希望于奇虎的產品太差,要么就只能被拖下水了。
作為廠商,誰不想收費呢?但是只要有一家堅持免費,別的廠商就不得不跟隨。而且,一旦免費了,要想再回過頭來收錢,那就更難了。淘寶網曾經憑借“免費”的絕招,把易趣打得一敗涂地,去年剛一提出收費,就立即引起用戶的強烈反彈,最終又不得不縮了回去。
免費模式已經成為這個行業最基本的生存法則。然而,免費模式意味著巨大的投入,特別是積累用戶的初期階段,根本就是一場“燒錢”游戲,不是每一個廠家都撐得下來的。
盈利,是一本難念的經。很多走免費模式道路的廠商,打的如意算盤無非是: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服務收錢。然而,真正像騰訊QQ一樣成功挺過“冬天”,又找到了賺錢的增值服務的廠商,又有幾家呢?大部分的廠商,擠的還是一條獨木橋——廣告。
可是,廣告的果子并不那么好摘,除了在行業里居于領先地位的廠商,大量用戶不多、流量不足的廠商是吸引不到多少廣告的。一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的網絡廣告市場大約有100億元的規模,到2010年預計將突破200億元。即便如此,這塊蛋糕與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相比仍然是比較小的。而整個互聯網,期待著分享這塊蛋糕的廠商又有多少呢?
免費,是一種隱憂
摘編自:搜狐lT
作為一款免費的殺毒軟件,要作到長期持續的投入,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免費的誘惑有可能會嚴重誤導消費者。殺毒軟件并不象其它產品免費試用那么簡單。殺毒軟件因其工作原理,需要在計算機系統底層進行驅動軟件保護,這使得兩款殺毒軟件很難同時有效工作,即使同時安裝兩款殺毒軟件,如果性能差的先起效,性能好的可能變得無用。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穩定的技術支持,誤報、誤殺事件頻繁發生,對用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甚至比真正的病毒更嚴重。
企業通過免費搶占市場,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考慮也無可厚非,事實上在互聯網企業中,這一方式也被大量的采用,而企業為追求利潤,往往是在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之后,通過廣告獲取利潤。但殺毒軟件作為功能軟件,由于沒有界面,往往采取彈出廣告的形式,之前的很棒小秘書就是一個典型范例,只是由于強迫用戶收看,被列為流氓軟件,事實上如果長期免費,360殺毒軟件很難不走上這條路上。更可怕的風險在于,由于殺毒軟件有完整的客戶端和通信機制,如果以此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銷售,將會獲得更大的收益。相信沒有人會希望這種事情會發生。
免費,不是真實目的
綜合摘編自人民網、《家用電腦》
360安全衛士是免費的,360殺毒軟件又是免費的,奇虎靠什么賺錢呢?奇虎公司總裁齊向東去年在一次訪談中透露,奇虎要做web2.0時代的Google,所以奇虎定位不是在360安全衛士上,“我們贏得了幾千萬網民的關注,其實對奇虎品牌是一種宣傳和傳播,總體上是劃算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齊向東的意思很明顯360只是奇虎通往Web2.0時代的橋梁。原來,奇虎只是網絡安全市場上的一名過客。奇虎闖入殺毒軟件市場,不外乎一個目的:“攪局”以提升影響力。
其實,做殺毒軟件只是周鴻袆搶占市場的手段,周鴻袆骨子還是混互聯網的。
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血液,流量就是金錢。周鴻袆做殺毒軟件,是希望建立起社區,獲取大量的流量,在互聯網一線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為何選擇安全領域?因為其他市場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搜索有百度、Google;IM有騰訊一家獨大;電子商務有淘寶、阿里巴巴、易趣;網游有盛大、九城、久游等。
面對這些互聯網的巨頭,周鴻袆其實并不具備任何優勢,所以他需要另辟蹊徑,于是他看中了尚處于成長期的殺毒市場。他的眼光很準,網絡安全的需求實際上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基本需求,而且需求是實實在在擺在這里的。這塊市場的潛力還沒完全開墾出來,尚處于群雄逐鹿的時代,國產的殺毒軟件和外資的殺毒軟件拼的不亦樂乎。但是沒有誰能夠真正一統市場。
說周鴻袆不是真正想做殺毒軟件,是因為他只是利用殺毒軟件來打造他的社區,他的流量,所以他采用了最快的方式:免費化。只有免費化,才能在互聯網時代快速搶奪市場。
所以360實際上是一個變異了的安全公司,把他當作一個網站來看應該會更貼切,因為他不老老實實做軟件包裝和盒子賣,而是做服務,他的骨子還是在靠互聯網賺錢,而不是靠盒裝軟件賺錢,這就是他和瑞星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