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早日進入中國,一直是人們期待之所在。不過,本周傳出消息,稱雙方談得不順利,已經中止了接觸。對此,人們議論紛紛。
從已公布的情況來看,蘋果認為,由于不僅賣手機,還賣方案,集成了內容、互聯網應用,所以運營商應以手機話費的20%~30%向其分成。而中移動則認為,蘋果想成為價值鏈的控制者,不同意其分成。
從表面上看,談不攏是利益的問題,但利益只是表相,實質的問題是雙方對iPhone模式認知的差別。
批評蘋果想成為價值鏈的控制者,說明中移動還不理解喬布斯和iPhone。
眾所周知,iPhone的最成功之處在于互聯網功能。一直以來,互聯網被扭曲成可憐的WAP塞進手機,用戶體驗相當差。喬布斯要讓iPhone沖破WAP,使用戶有全新的、充分的互聯網體驗。但是,實現這個理想從當時的商業模式上看,幾乎不可能。
iPhone的軟件和內容是全新的,不像PC有大量現成可用的產品。PC+互聯網的成功告訴喬布斯,這些軟件和內容不僅要持續開發,還要向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在線升級,使用戶有可持續的、良好的互聯網體驗。顯然,這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手機只在銷售時有一次性的收入,那么在手機生命周期內,維持用戶體驗就難以為繼了。因為用戶上網是自由的,沒辦法跟蹤用戶上網的情況,所以也無法向互聯網分成。這個難題肯定曾經困擾過喬布斯。
兩難之下,喬布斯只有向運營商提出分成。正是西方移動運營商激烈的用戶爭奪戰給喬布斯以機會:將iPhone與運營商綁定,換取合理比例的分成。在喬布斯和ATT看來,這是一項公平的交易,于是他們合作了、成功了。
由此可知,喬布斯只是要iPhone能生存,當時根本就沒有形成中移動所說的價值鏈,也就不可能有成為控制者的意圖。現在iPhone在市場上站住了,歐洲的運營商也接受了喬布斯的模式,大家都認為公平。喬布斯至今也只想要iPhone生存與發展,而并沒有成為價值鏈控制者的意圖,這種意圖實際上是中移動強加給喬布斯的。
中國市場如此之大,對喬布斯當然有吸引力。可是對于中國移動來說,iPhone只是一款非主流的手機而已,就算引進,能給中移動帶來的利益也微乎其微,為什么非要引進不可呢?
一年來,隨著iPhone模式在美國和歐洲的成功,在電信運營業已出現這樣一種潮流:被喬布斯看中,能與iPhone綁定的運營商才堪稱一流。換言之,iPhone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運營商身份的象征,成為面子工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移動得要這個面子,要這個范兒,這大概就是中移動要與喬布斯談的原因吧?
不知道喬布斯是否了解,中移動在中國一家獨大,沒有對手,用戶沒有其他運營商可換,這就使得以綁定換分成的模式失效了。只綁定不分成,或者是不綁定不分成,喬布斯不可能開這個先河,因此都不可能被接受。
接下來怎么辦呢?
iPhone在歐洲、在美洲可做的事還有很多,中國電信業重組的傳聞也不斷。破解版iPhone咱老百姓湊合先用著,喬布斯和中移動也不必著急,都再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