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漲的數據量給存儲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而企業和數據中心的存儲基礎架構也因此承受著空前的壓力。
今天的企業數據中心如何面對存儲變革?什么樣的技術是未來存儲的主流趨勢?日前,NetApp公司將品牌標識改換成為一道藍色的“門”,那么打開存儲這扇大門,未來通向何方?本報總編輯孫定與NetApp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劉冠新(James Lau)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技術動力:
虛擬化
即使全球經濟發展放緩,也擋不住異常活躍的存儲市場的增長。不過,數據量的高速飚升讓數據中心遭遇到巨大的壓力,虛擬化技術將成為構建下一代數據中心的核心。
孫定: 進入2008年后,美國經濟呈現出明顯的衰退跡象,而中國的經濟也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那么,你認為全球經濟的這種不確定因素,是否會對今年的存儲市場產生不利影響?NetApp對市場的預期又是怎樣?
劉冠新: 幾天前,我們在美國紐約舉辦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正式發布了NetApp公司2008年的業績預期,全球的增長率是15%~20%,這個數字高出市場平均增長率3倍以上,因為IDC同期對外公布的對未來全球存儲市場的預期大約是增長5%。
現在的經濟問題讓我回想起2001年互聯網泡沫期,那時也是經濟上出現了不確定因素,經濟發展放緩,但對NetApp來說,卻是發展的機會,因為很多客戶都被迫重新考慮其IT的設計和規劃 ,今年也是如此。為了抓住當前的發展機會,我們甚至會加大投入。
IDC今年3月公布的全球磁盤存儲系統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外部磁盤存儲系統總收入為53億美元,同比增長9.8%; 磁盤存儲系統的出貨容量達到了1645PB,同比增長56.3%; 網絡磁盤存儲市場(包括NAS和Open SAN)總收入為39億美元,同比增長為15.8%。 雖然目前全球經濟很不穩定,但是磁盤存儲系統因為很多利好因素的推動,依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比如企業數據量不斷增長、應用整合、虛擬化技術和簡化管理等。
孫定: 正像你所說的,數據存儲仍然是保證企業業務成功運作的關鍵。但是,目前數據的增長速度非常迅猛,這給企業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你覺得當前數據中心應該如何應對數據增長帶來的挑戰?
劉冠新: 虛擬化技術是應對這一挑戰最有力的武器。在我們看來,服務器虛擬化要求客戶重新評估整個IT架構,包括存儲架構。隨著服務器虛擬化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部署,企業用戶正面臨著數據中心架構的重大革新,以提高IT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因此,打造虛擬化的存儲平臺,以改善設備利用率和數據中心的電力、空間及散熱效率,是構建新一代數據中心的關鍵。為此,NetApp與VMware已經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VMware的全線數據中心虛擬化解決方案與NetApp的網絡存儲技術相得益彰,不僅大大改善了數據管理,也為用戶建立透明、立體的數據中心架構指明了道路。近日,NetApp又與虛擬化廠商Citrix公司宣布了全球戰略合作,利用雙方的優勢共同實現全面的服務器和存儲虛擬化。
我們是一家專業做存儲的公司,我們會給客戶提供非常廣泛的基于數據和存儲管理的解決方案,當客戶重新設計時,我們會重新評估整個IT架構。舉一個例子,英國電信公司(BT)在考慮服務器虛擬化時,重新設計了整個架構,并采用NetApp技術。他們之所以選擇NetApp的解決方案,一是NetApp提供的技術方便用戶做資源的分配,尤其在服務器虛擬化環境下對數據的資源分配; 二是可以利用NetApp統一存儲架構,同時使用iSCSI和網絡文件服務的應用,使整個管理更加高效,更加簡便。
在我們談到服務器虛擬化時,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怎么對資源進行分配,因為虛擬機的分配相對來講容易些,但在后臺對存儲的資源分配則要復雜很多。一般資源分配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而采用NetApp的技術只需要幾秒鐘時間就能完成對前臺虛擬機的后臺存儲資源的分配。也就是說,如果在虛擬環境中,一臺物理機上面有多臺虛擬機,采用Linux、VMware等不同的環境,會有很多鏡像文件,NetApp的技術可以在幾秒鐘內創建鏡像文件,實現虛擬機的創建。除了時間,我們還可以節約空間,因為在很多虛擬機上,鏡像文件其實都是重復的,這也大大節省了成本。
孫定: 現在SaaS(軟件即服務)慢慢開始流行,甚至桌面上的很多應用也開始在線,像Online Office、Online Excel。采用了這樣的服務后,大家把數據或信息都存在后臺,存在互聯網上,這會給存儲技術、產品和服務帶來哪些變化?你們會用什么樣的戰略來應對今后的這種變化?
劉冠新: SaaS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實際上我們今天有很多客戶在用這種技術,比如Oracle為其客戶提供軟件服務,首先它要考慮需要什么樣的存儲架構。 NetApp與Oracle有很好的合作,原因就在于NetApp產品的易管理性以及統一存儲架構能更好地滿足它的要求。目前,NetApp為Oracle的1.6萬個客戶提供這樣的服務,超過10 PB的數據存儲在NetApp的平臺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推出了很多新技術,包括已經推向市場的FlexClone和FlexVol技術,都是針對Oracle從應用的角度提出的需求。去年SAP在推出基于軟件服務業務時,也選用了NetApp的平臺。
孫定: 現在技術上的另一個熱點就是云計算,它跟互聯網有密切的關系。互聯網每年對服務器的需求已遠遠超過銀行、電信行業,成為第一大市場。那么,未來的存儲跟云計算以及大規模的互聯網網站有什么樣的關系,或者說NetApp在互聯網大規模的存儲運算體系下有沒有什么優勢?
劉冠新: 我完全理解并認同你的觀點。談到互聯網行業,雅虎現在是我們的客戶,其數據量達到50PB。你所說的云計算這種模式也有一些客戶在采用,我們也推出了一些相應的技術,包括Tech OnTap GX技術,其實就是提供一種統一的全球命名空間,用來滿足云計算模式的客戶需求。現在谷歌、阿里巴巴、新浪、51.com等都在用我們的產品。
中國機會: 電子政務和電信重組
大部制、電信重組等都將給中國市場帶來無限的商機。事實上,在金磚四國中,中國和印度的存儲市場發展最快。
孫定: 兩會之后,新一屆政府要做的兩件重要的事就是推行大部制和電信重組。政府行業和電信行業都是NetApp的重點市場,那么對于這種變化,你認為會給今年的市場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會有什么樣的機會?
劉冠新: 推行大部制后,首先對民眾的支持服務水平一定會更加提高,其中就是要大力推行電子政務。既然是電子政府,那么就會有大量的電子文檔、文章,這些都是非結構化數據,如何管理這些數據,怎樣保護這些數據,為存儲廠商提供了很好的機會。NetApp在這方面一直是領先者,特別是對于非結構化數據,在數據整合、數據保護以及數據的安全性方面,我們都有很完善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剛剛進入了政府采購的名單中。
中國電信重組后,很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3G,3G最大的不同就是內容,而這些流媒體內容都是非結構化數據,這也是剛才說到的,是NetApp的強項。這兩個變化,對于我們都是很好的機會。
孫定: 電信重組還沒開始,但對電信設備的投資已經開始了,估計今年有上千億元的規模,如果中國電信大規模建設移動網、中國移動大規模建設固話網,NetApp會有什么機會呢?
劉冠新: 電信重組后,如何將整個IT架構統一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舉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電信Telstra,它跟未來的中國電信一樣,有固網,有移動,有以太網,還有很多增值的服務,它需要將不同業務的存儲變成一體化。澳大利亞電信采用了NetApp一個很重要的方案,叫做共享存儲架構(shared storage infrastructure),在一個大的存儲池中,高中低端設備都有,從低端的SATA盤到高端的FC盤,根據不同的應用分配,同時可以做盤與盤之間的備份,然后根據不同的服務水平收費。
中國的電信重組后,新的運營商同樣要考慮構建一個統一的架構,不可能固網、以太網、移動網各自為戰。那么NetApp的虛擬化、統一存儲等優勢就會有用武之地,所以這絕對是我們的一個極好的機會。當機會出現、應用變化發生時,我們都會幫助客戶重新去評估它的IT架構,看它到底需要什么,我們往往比客戶考慮得更周全。
孫定: 中國的電信網絡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網,其計費系統也最復雜,它對數據庫的存儲要求非常高,響應速度要求非常快。那么我很感興趣的是,NetApp的技術能否適應這樣大的訪問量和數據量?
劉冠新: NetApp的產品在針對數據庫的應用中有很好的表現,而且我們有很多第三方的基準測試,尤其針對數據庫的測試,都證明NetApp在這方面表現非常好。在可靠性方面,我們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現。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勝任這種企業級關鍵業務和大型數據庫應用的要求。剛才提到的雅虎、Oracle等都是類似的應用。
孫定: 現在大家都說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這4個國家是金磚四國,在這四國中,您認為中國存儲市場處在什么樣的位置?
劉冠新: 我想這4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都不一樣。如果從NetApp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在這金磚四國中,發展最快的是中國和印度。但從整個銷售額來講,中國比印度大一些。
孫定: 那么,過去的一年中,NetApp在中國的發展情況怎樣?
劉冠新: 過去的一年,NetApp在中國應該是建設的一年。我們成立了中國獨資公司,目前在中國設立了5個辦公機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同時,去年9月我們還在大連設立了全球第三個技術支持中心。另外,我們在中國不斷拓展新的行業應用,如在北方區我們大力拓展了制造業、政府行業,以及銀行、電信業等; 在南方區我們加大了投入力度,包括銀行、平安保險、廣東電信等,尤其在流媒體應用上有很大的突破。NetApp在全球的增長保持在30%以上,而在中國要超過這個速度。
采訪手記
創新是一把金鑰匙
作為NetApp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劉冠新看起來卻更像一個學者,至少是一個學者型的硅谷人。出生在中國香港的劉冠新,很早就移居美國,并畢業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伯克利分校。長期的美國生活,使他已經很難用漢語溝通交流,但這并不影響他對中國市場的鐘情。
在創辦NetApp之前,劉冠新曾供職于另外兩家IT公司。1992年,渾身充滿了創業激情的劉冠新和另一位創始人Dave Hitz聯合創辦了NetApp。此后,這種激情一直伴隨著他不斷創新,帶領著NetApp走到今天,成為存儲領域的佼佼者。今天的NetApp,即使IBM、EMC也不敢小視,甚至在NAS、IP SAN等領域,NetApp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數一數二,增長率更是高于市場平均增長率。劉冠新說: “NetApp的制勝法寶就是持續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使公司業務高速增長。”
正是為了表彰這兩位NetApp創始人對世界信息存儲界的貢獻,去年9月,全球最大科技專業組織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學會(IEEE)向他們頒發了“2007年Reynold B.Johnson信息存儲系統大獎”。他們的最大成就之一是發明了前所未有的WAFL技術,據說該技術已經融合于NetApp的Data ONTAP GX存儲操作系統中,同時,這一專利技術為世界各地不同行業的企業創優增值,改寫了千篇一律的企業信息存儲格局。在劉冠新的理念中,信息是有生命的。它們不僅與時俱進,還會不斷升級增值,同時在企業范圍內不斷遷移,發揮出無窮的效益。因此,它們必須得到妥善管理、共享和保護。
讓一個公司能夠持續創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的企業文化,這一點的最佳體現在于,NetApp連續6年被《財富》雜志評為“100家最適合工作的公司”之一,并穩居前15名。
戰略官感悟
未來關注四大技術
作為NetApp公司的首席戰略官,劉冠新的思想與公司的發展密切相關。劉冠新認為,未來有四大技術的發展前景是他非常看好的: 一是磁盤到磁盤(D2D)的備份,因為未來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技術來實現備份、容災和業務的連續性,只不過現在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 二是服務器的虛擬化。他認為,這方面的發展目前還處于早期,但是未來的發展一定非常快; 三是基于以太網的存儲,無論是iSCSI也好,還是NAS也好。之所以以太網存儲會有這么大的驅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存儲虛擬化技術的推動,因為隨著服務器的整合,會帶動后臺以太網存儲架構的整合,以及跟現有的光纖存儲技術的融合,這些都會帶動以太網存儲的發展; 第四就是模塊化存儲。實際上我們今天已經可以看到,基于模塊化存儲的銷售量遠遠高于基于“大冰箱”式的存儲,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