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形這部分內容中,我們主要學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的三條重要線段以及三角形的內角等知識.有的同學在解決與這部分內容有關的問題時易出現下列錯誤,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能否糾正這些錯誤.
1. 與識別三角形有關的錯誤
例1以長為3 cm,5 cm,7 cm,10 cm的4條線段中的3條為邊,可以構成三角形的組合有().
A. 1組 B. 2組C. 3組 D. 4組
錯解:將4條線段中的某3條分為1組,共有4組:3cm,5cm,7cm;3 cm,5cm,10cm;3cm,7cm,10cm;5cm,7cm,10cm.
其中能構成三角形的有3組,所以選C.
<\\\\192.168.2.123\\00\\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并不是每種組合都能構成三角形,只有滿足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組合才能構成三角形.能構成三角形的有3 cm,5 cm,7 cm和5 cm,7 cm,10 cm兩組.
正解:由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可知,能構成三角形的是3 cm,5 cm,7 cm和5 cm,7 cm,10 cm兩組.故選B.
2. 與畫圖有關的錯誤
例2如圖1,已知銳角三角形ABC和鈍角三角形DEF,試畫出銳角三角形ABC和鈍角三角形DEF各邊上的高.
錯解:所畫的三角形的高如圖2.
<\\\\192.168.2.123\\00\\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三角形的高就是從三角形的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錯解中銳角三角形ABC的三條“高”沒有相交于三角形內一點,由此可知所作的高不符合要求.鈍角三角形DEF的三條“高”雖然相交于一點,但鈍角三角形的兩條高應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所作的線段并不是三角形的高.
正解:三角形的高如圖3.
3. 與計算有關的錯誤
例3在△ABC中,∠A=50°,高BE、CF所在的直線相交于O點,求∠BOC的大小.
錯解:如圖4,BE、CF是△ABC的高,所以∠BEC=∠AFC=90°.
在Rt△AFC中,∠ACF=180°-90°-50°=40°.
在Rt△COE中,∠COE=180°-90°-40°=50°.
故∠BOC=180°-∠COE=180°-50°=130°.
<\\\\192.168.2.123\\00\\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題中并沒有告訴我們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需要分情況討論,而錯解并沒有分情況討論.
正解: 分兩種情況.
(1)當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時,求解過程同上.
(2)當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時(∠B為鈍角與∠C為鈍角的情況類似),如圖5,此時可求得∠BOC=50°.
綜上可知,∠BOC的大小為130°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