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IBM攜手中國金融行業30年慶典在北京召開。在會上,IBM與各位嘉賓分享了《IBM全球CEO調研》報告中,銀行CEO關于未來銀行業發展的觀點,并闡述了IBM針對目前銀行的發展現狀提出的業務和IT發展三大戰略重點,即在業務發展層面,基于Basel II的風險管理和法律法規遵從、零售銀行業務和核心銀行改革創新。在IT基礎架構創新方面,專注于通過軟件開發生命周期優化管理進行銀行業務應用資產化、面向客戶信息隨需應變企業信息數據管理和全新企業數據中心和數據中心雙活構成的三大方向。
金融業巨變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兼金融服務事業部總經理王天表示,30年來,以“工農中建”四大行為代表的信息化建設成就了今天中國金融業的發展。
然而在繁榮的背后,我國銀行業也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國際市場劇烈波動、國內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外資銀行的競爭壓力、行業人才稀缺,以及IT系統滯后等,將會給中國金融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IBM對全球128位銀行CEO進行了調查,CEO們普遍認為他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動蕩” 的年代,處于整體轉型期的中國金融業在未來5~10年中的發展,很可能取決于接下來1~2年中確立的戰略目標和將要采取的戰略轉型措施。
三大戰略助力銀行轉型
據王天介紹,在零售銀行業務創新方面, IBM認為,滿足多元化的個性需求,將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關鍵。2008年,零售業務面臨著戰略轉型和升級。IBM利用在零售銀行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顧問及聯盟合作伙伴,提供面向銀行前臺環境的全面集成、定制的解決方案。同時,IBM將關鍵技術與高級零售技巧相集成,在有效幫助銀行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增加收入和改進個性化銀行體驗。
在基于Basel Ⅱ的風險管理和法律法規遵從方面,目前本土商業銀行面臨著監管合規的壓力,同時自身在風險管理方面也還存在著很多不足。IBM進入風險管理領域已有5年,能夠在風險的前瞻防護、評估和管控等方面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同時IBM支持了許多企業以最適當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包括管理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等。
在核心銀行系統轉型方面,現有業務對金融機構核心銀行系統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化的客戶需求和昂貴的運營費用,使銀行難以做出更換現有核心系統的決定。此外,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業務的興起,使得銀行IT系統的作用逐步演變為一種新的盈利模式,銀行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做到及時有效地處理數量龐大的信息。因此,更新遺留核心銀行系統已成為一個必需項。對此,IBM認為各本土銀行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銀行日常運作的有序進行,避免出現因銀行硬件系統滯后而導致的金融業務發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