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馬化騰、李彥宏、馬云、張朝陽是中國互聯網第一撥創業者中的明星,那么誰會是下一撥的弄潮兒?在Web2.0的熱潮中,又有一群熱血的創業者正懷著夢想前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被稱為“朝陽”的行業里追逐夢想。從本期開始,《人物》欄目推出“創業者2.0”系列報道,選取SNS、網絡視頻、生活搜索、電子商務等新興成長型行業的代表性創業者,展示他們的眼光和智慧、迷茫與艱辛、跋涉與探索。
作為本次系列報道的第一期,我們推出SNS代表企業之一51.com的創始人龐升東,相信他的創業模式和管理心得,會給讀者諸多啟示。
在早晨陽光燦爛的王府井見到龐升東時,他剛從上海到北京的火車上下來,背著雙肩包,有點疲倦但雙眼熠熠有神,即將入住漢庭王府井店。那一刻,他像一個獨自遠足的勤儉青年,而不是一個身價過億的公司創始人。
作為目前火熱的SNS的代表人物之一,龐升東不同于校內網陳一舟的“老謀深算”、開心網創始人的低調、海內網王興的稚氣,他呈現的是儒雅、謙虛和親和——盡管這種氣質與51.com的青少年定位格格不入。
“龐式”SNS
31歲的龐升東,歷經個人網站、炒股網站、炒樓等多次創業。當2005年8月創辦51.com時,他不僅擁有了上千萬的身家,還積累了在互聯網8年的經驗以及與各路人馬周旋的手段。
在采訪中,龐升東總是喜歡提騰訊。51.com得以成立,正是因為騰訊的“打盹”。2005年,騰訊的空間并不如意,經常無法打開。龐升東心想,何不彌補騰訊的不足,把這塊應用發揚光大。于是,定位于青少年的社區交友網站51.com應勢而生。
正如史玉柱的巨人之所以異軍突起,得益于網吧人群和3~4級城市青少年強大的購買力,龐升東的51.com的成長也證明著這部分人群的強大和狂熱。定位于青少年的51.com發展迅猛,截至2008年8月,51.com注冊用戶已達1.3億,月獨立登錄用戶數超過3150萬,同時在線人數近110萬,頁面訪問量日均超過3億次。
正因為巨人與51.com用戶的這種重合性,兩家公司于今年7月聯姻,史玉柱以5100萬美元入股51.com,占其25%的股份,共同打造“社區的網游化和網游的社區化”。這對處于摸索贏利模式的51.com而言,無異是一道強光。網絡游戲是“吐金”行業,若能把51.com現有的用戶盤活,推送網絡游戲; 同時通過網絡游戲把網友拉扯到社區來,互相作用,增加用戶的粘性,“1+1>2”的效果似乎指日可待。目前的51.com,正在廣泛招攬網絡游戲人才,并計劃在年底上線網絡游戲業務,想把用戶數變為真金白銀。
或許是出于這個原因,當眾多的社區網站暴漲的用戶數與顆粒無幾的收入形成強烈的反差時,龐升東卻蠻有信心地對記者說: “贏利不是問題,明年就能看到成果。”
龐升東贏利的信心來自于“騰訊+巨人”的模式。廣告收入、增值服務、網絡游戲將成為51.com的三大收入支柱。“QQ今年上半年4億美元的收入中,60%就來自直接或間接的增值服務。”龐升東說。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 “在交友社區里,如果你能花一塊錢送一朵虛擬的鮮花給過生日的女友、花10塊錢送一輛虛擬的悍馬給老婆作為結婚紀念日禮物,你愿意吧?”
校內網發于“大學生”,開心網起步于“城市白領”,51.com始于“青少年”,國內的SNS各新興勢力起步各異,卻又不甘于放棄對方的市場。龐升東的51.com,在吸納了騰訊和巨人的精華之后,是否能成為一支奇葩?
創業者的“識人學”
在采訪中,龐升東多次問筆者,有沒有合適的外企的人力資源總監可推薦,51.com正急需一個負責人力資源的副總裁。“原先我們的薪酬是封頂的,但我們已經說服了董事會,對特別優秀的人才不受限。”龐升東拋出了各種優惠的條件。
目前,龐升東的核心管理團隊中已經聚攏了一批國際化的人才,這批核心管理人員分別出生于上個世紀60、70、80年代,平均年齡35歲。一個初創企業,核心管理團隊年齡跨度如此之大,該如何去進行溝通和管理呢?
“80后做產品,60后做執行,70后做溝通。”龐升東說,由于51.com的用戶群偏年輕,60年代的人已經遠離市場很多年了,做產品很不靠譜; 但讓80后的人去做執行,顯然有點欠經驗。
生于1977年的龐東升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做溝通”,而負責產品和用戶體驗是龐東升的創業伙伴、生于80年代的張劍福。張劍福現為51.com的董事、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用戶體驗師。51.com的重大的決策基本上是由兩人決定的。而當兩人意見相左、且雙方都很堅持時,往往是龐升東做出讓步和妥協。“我信任他,他很強的,他做決定的正確率高于我,我把一些產品方面的決定權給他。即使后來證明他是錯的,我也選擇相信他,因為不能因此而讓他心態變差了。”當然,龐升東做妥協的底氣是,公司的控制權在他手里。
除了參與重大的決策,龐升東的另外兩個工作就是“完善核心團隊”和“磨合現有的核心團隊”。作為一個創業者,龐升東認為,能否聚到合適的人是考驗創業者眼光和智慧的最好表現。“第一,要識別是不是合適的人,這是很難的事情; 第二,要知道財散人聚; 第三,創業者自身要有價值。”在創立51.com之初,龐升東不僅積累了8年的互聯網創業經驗,而且手握1000萬元的現金。目前,51.com現有的核心團隊成員所持股份的比例可以媲美任何一家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對于工作,龐升東給自己提出了三大要求。第一,方向不要走偏; 第二,團隊不要內訌; 第三,團隊要有進步,不能原地踏步。同時,他希望自己有足夠的耐心——耐心去思考和耐心去溝通。“這對我是一個挑戰,很多人寧可死也很難用心去思考。其實很多問題并不復雜,稍微耐心思考,就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采訪
手記
35歲退休的夢想
出人意料地,龐升東的夢想不是成為蓋茨式的企業管理者,而是希望三四年后能夠退休。“盡量讓這個企業不需要我,輕松賺錢不是很好嗎?為什么那么辛苦?”
如果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龐希望自己能去做做公益。他認為中國現階段最需要有人去做公益。目前公益面臨的問題,一是公益被壟斷,二是參與公益的人經驗不夠,沒有專業的人,“其實做公益組織并不比管理企業簡單”; 三是公益行業的薪酬太低,使得參與公益的優秀人才太少。“目前有錯誤觀點認為我在公益機構任職,不應該拿太多的錢,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龐升東說,希望自己能在35歲之前能做一個專業的公益人員。
創始人龐升東給人以儒雅而勤儉的形象。平時喜歡去KTV唱歌,業余時間喜歡打乒乓球,喜歡到海邊去度假,出差住經濟型酒店,隨身帶著一本書(采訪那天,龐帶著的是《沉思錄》),愛做筆記,據說其筆記本達100多本。
龐戲稱最大的挑戰是不知道運氣有多好,不知道運氣好到什么時候。
在謙和的外表之下,龐是有魄力和眼光的人。從1998年建設多個個人網站到炒樓等等經歷,都證明著龐的果斷。因而,我情愿相信,在龐升東的人生規劃里,35歲去做公益,也會是一個有前瞻性的、遠大的夢想。(文/楊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