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務器廠商惠普、戴爾、IBM繼續把持中國市場,電信設備商華為、中興也強勢介入這一原本不屬于他們的領域。內憂外患之下,國產服務器廠商謀求自救。
據1月份Gartner的統計報告顯示, 2007年全球服務器總收入超過54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3.8%。整體來看,2007年服務器出貨量超過880萬臺,比2006的820萬臺增長了7.4%。排名前5位的廠商分別是IBM、惠普、戴爾、Sun、Fujitsu/FSC,而國產品牌則無緣全球前十。
2007年中國的服務器市場并不平靜。一種表現就是,銷量增長較上年有所放緩,銷售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尤其是隨著國際巨頭各種中低端產品的推出和擴大渠道辦法的出臺,使得原本份額就少得可憐的國內廠商變得束手無策; 而國內通信廠商華為、中興強勢介入服務器行業,更讓他們感到驚慌。
但機會仍然存在。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互聯網增值業務不斷興起,交通信息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網上銀行及證券交易、農村信息化、城市應急系統等應用,正在為服務器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命懸一線的國產服務器廠商,能否臨淵而立?
國際巨頭的打壓
據記者了解,在2007年全球服務器廠商營收方面,IBM以31.1%的市場份額保持領導地位。后四位分別為惠普28.3%,戴爾11.4%,Sun 10.8%,以及Fujitsu/FSC 4.5% 。Fujitsu是前5大廠商當中惟一一家營收下降的。而最具增長力的戴爾,營收增加了13.2%。
而在出貨量上,惠普卻占據了29.8%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戴爾,占21.4%; IBM 14.5%; Sun 3.8%;Fujitsu/FSC 3.3%。其中,IBM和Sun出貨量有所下滑。
對于出貨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分析機構認為,這與目前大型服務器更新換代放緩以及企業的IT開支削減有關。然而,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盡管在出貨量或是營收額上前5位廠商有些許變化,但是其霸主地位仍然不可撼動; 相反,曾經好不容易躋身全球前十位的國內服務器廠商聯想、浪潮,這次又被擠了出來。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服務器行業特別是低端服務器市場利潤下滑明顯,而國產服務器廠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因此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
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以來, IBM、惠普和戴爾分別推出了價格低廉的低端服務器,以此來全線搶奪低端服務器市場,而國產服務器的價格戰更加劇了利潤的下滑。
面對國際巨頭的打壓,國產服務器廠商都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國內服務器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臺整機的價格很多情況下要受到別人核心產品成本的制約,利潤本身就不大。”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盡管2007年由曙光、聯想、浪潮、寶德等組成的國產服務器陣線大多在銷售額上同比有一定的增長,但在整體市場份額上,卻有較大幅的下降,業務增長速度也開始放緩。
來自電信業的變數
然而,對于傳統國產服務器廠商來說,窮途末路的噩夢并沒有止于國際巨頭的不斷擠壓。
悄無聲息地,原本平淡的PC服務器市場又闖進了2名新成員: 中興和華為。如今,帶有中興標志的機架式服務器、刀片服務器和帶有華為標志的刀片服務器已運行在電信運營商乃至網絡游戲公司的機房。
據IDC統計,每年國內電信行業x86服務器的出貨量接近6萬臺,其中通過中興、華為的出貨量就占到了40%左右(包括自有品牌和對各大服務器品牌的采購在內)。另外,據IBM一名銷售人員透露,每年華為購買IBM服務器的金額就達數億元人民幣。
另一位電信業人士對中興、華為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認為,由于運營商在網絡游戲、SP增值服務等領域有很大的話語權,因此將來很有可能左右這些行業的采購行為。一旦形成這種局面,則華為、中興在電信領域的天然優勢將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熟悉電信市場的烽火網絡渠道市場總監鐘瑾也表示,電信運營商挑選供應商“有很大的慣性”,更傾向于選擇長期和自己合作、具有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供應商,所以,華為、中興等非常有競爭優勢。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斷言,電信行業原本是國際服務器巨頭的強項,此次中興、華為的介入將給他們帶來沖擊; 而從長期來看這無疑也將成為國內傳統服務器廠商的內憂。
不言放棄
內憂外患之下,國產服務器廠商開始圖謀自救。去年以來,國產服務器廠商們也都紛紛開展了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轉變。
曙光先是建立了天津產業基地,增加了數十倍產能,然后是鞏固自己的服務策略,首次推出了5年免費維修計劃,又建立了處理能力在十萬億次以上的用戶體驗中心。而去年年底,曙光開始在企業管理機構上做了很大的變化。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今傳統的中小渠道在發展上已經遭遇到了瓶頸,如果我們不馬上改變,很可能就會被產業大潮遺棄。”曙光公司銷售總監王成江說。所以從去年開始,曙光提出了“大渠道”和“宏計劃”。“大渠道”就是曙光未來將更多的與大型的綜合產品線的渠道合作,以期通過相關產品帶動服務器的銷售; 而“宏計劃”則主要為曙光的核心業務高性能計算而生,該計劃主要是在中國大城市中(集中在電子政務方面)推廣高性能計算。
聯想、浪潮則把注意力轉向了高端服務器市場。在2007財年策略發布會上,聯想服務器業務部總經理牛紅也表示,2007年聯想服務器的市場策略均圍繞重點行業的高端市場而布局。
之所以聚焦高端市場,是因為“一直以來中低端是聯想的優勢所在”,這一策略則被聯想稱為“補短板”。牛紅認為,中國的高性能市場很大,比如軍工、海洋、氣象等國家高端項目,都對高性能有突出需求,而這種形勢對聯想服務器的發展很有利。
從2007年以來,聯想的“體育營銷”已經初現成效。先是贊助了都靈冬季奧運會,又成為國際威廉姆斯F1車隊的贊助商。今年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為聯想服務器帶來更大的收獲。
從整個服務器市場的布局來看,國產服務器廠商必須轉變才能“逆市而上”。某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從行業市場看,雖然傳統行業仍是服務器市場需求的主力軍,但是細分行業市場,特別是互聯網,已經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CDN、視頻、網絡游戲、搜索引擎等應用的迅速興起,帶動互聯網與電信增值業務蓬勃發展,“如果國內服務器廠商能夠開辟更多地類似新興市場,從邊緣的、非主流市場慢慢滲入也許會發現另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