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11月8日,北京各大火車站售票系統的整體癱瘓,給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業務持續性再次敲響了警鐘。當日早上8時開始,北京各大火車站陸續出現出票緩慢、系統死機等故障,鐵路售票系統一度癱瘓 5小時。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售票大廳出現購票人群擁堵,大批旅客滯留等情況。
北京南站受到的故障影響最為嚴重,其8臺自動售票機無法正常工作,人工售票窗口前也排滿了旅客。正常只需半分鐘就可買到票,出現故障后要4分鐘甚至更長。8時30分以后,南站的出票系統基本癱瘓,滯留在售票大廳的旅客一度達到上千人,迫使北京南站緊急發放了500張手寫代用票。
對于這次事故,北京鐵路局給出的解釋是,8日上午開始,由于鐵路電子售票系統部分配件故障,北京地區各站售票速度緩慢。經全力搶修,北京地區各站售票系統于當日12時50分全部恢復正常。
今年以來,交通基礎設施信息系統故障的新聞不斷。3月27日,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5號航站樓一經開放運營,就開始出現電腦故障、行李傳輸系統出錯和電梯電話故障等問題,陷入一片混亂,直接導致了多趟航班被取消,眾多旅客被滯留,至少造成1600萬英鎊(約合3184萬美元)損失。
新聞點評: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各類企事業單位已經擁有了大量的IT系統,例如郵件、ERP、財務、辦公自動化、內外網站、數據庫、物資管理等。這些系統7×24小時連續運轉,已經成為企業日常業務工作的核心中樞,我們也越來越依賴于信息系統。但是隨著企業的業務發展、管理變革和應用層面的不斷擴大,IT系統不能滿足業務需求的問題也日漸凸顯出來。對于公共基礎設施而言,IT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業務連續性的重要程度更是不容忽視。在一系列事件之后,我們有必要對自身的信息系統做一個新的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