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年來,無數論壇、社區在彈指間煙飛灰滅,但邢明所創辦的天涯卻悠哉悠哉地從一個股民小論壇,膨脹成全球最令人矚目的華人社區。
早期的“去商業化運作”,真的會為今天的天涯醞釀極大的商業機會嗎?天涯公司董事長兼CEO邢明試圖證明這一點。
第一眼看到邢明,是在清華科技園里的一家咖啡館。邢明絕對顛覆了大多數人對Web2.0創業者的形象定位。他西裝筆挺、老成持重、內斂得近乎拘謹。
9年創業路,邢明算不上很成功。期間,互聯網已成就了張朝陽、馬化騰、陳天橋、馬云等聲名顯赫的人物;但邢明的確又很成功,當所有的門戶網站、百度、騰訊都在轉型做社區的時候,天涯悄然間,已經被他耕耘成為全球粘著度最高、最受人矚目的華人社區。
“天涯從來就沒有受到過資本和資本家的壓力,這是它沒有早夭的原因。” 邢明輕松地說。2005年前,邢明用做系統集成、旅游項目以及海南在線的錢養天涯;但從2007年起,天涯開始逐步成為邢明產業收入的主體。
就互動、原生態的特性而言,天涯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Web2.0;而邢明也算得上是中國Web2.0的先驅。當大多數“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時,邢明并沒有成為先烈;相反,他在互聯網上撒下的種子,在地下埋了若干年后,突然遇上了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破土而出,并迅速地開出嬌艷、誘人的花兒。
廣告“新”推手
在記者看來,二十世紀90年代初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高才生邢明到現在還是個文人,雖然他做過公務員、炒過股、下海多年、現在的名片上赫然印著“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CEO”。
“我們希望做社區廣告的領導者,就像新浪是傳統門戶廣告的領導者那樣。”邢明說,“我們必須選擇差異化的策略。”在過去的一年里,天涯內部依然有各種想法,有的想做電子商務、有的想做游戲、有的想做媒體,共識最終達成的原因是,這些領域都有了老大,而且這些老大們都在往社區轉型。
“通過廣告來實現營銷是互聯網傳統的營收模式之一。”邢明并不否認這一點,但傳統廣告模式也可以有新的走法,“互聯網廣告發展多年,走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是門戶網站廣告。“這種閃來閃去的廣告,不僅沒人看,還擾人的視線。” 邢明認為,第二代是搜索廣告。“你查什么信息,搜索工具就給你提供與之相關聯的信息。”而現在出現的第三代網絡廣告是用戶行為定向廣告。
“第三代廣告本身就是人所需要的服務,它具有眾多傳播機理。” 邢明解釋說,這包含著兩個基本層面。第一個層面,面向企業做一個廣告平臺。任何企業都可以依托這個平臺在天涯網建立一個自助的營銷系統,可以做傳播、做口碑,甚至做電子商務、電子服務。第二個層面,滿足精準的常規理論,某個人需要什么樣的廣告和服務,天涯可以幫助企業來匹配。
“在天涯網,社區里的人不是瀏覽者,而是定居者,其所有軌跡在服務器里都有記錄,天涯可以通過機器挖掘和人工捕捉的方式,找準其需求推其所需要的廣告。”譬如,在情感群里,有人在討論該不該結婚的問題,在該話題的旁邊,就可以放上婚紗攝影、結婚用品的廣告。
“與門戶網站廣告、社區置頂軟文貼不一樣,這是一種既不破壞用戶體驗又有效果的廣告形式。” 邢明說。以前,天涯做過一些破壞用戶體驗的廣告,用戶很反感,提出強烈抗議。邢明他們不得不犧牲收入,撤掉了這些廣告。
“我們12月初即將發布的就是基于用戶行為定向的社區廣告模式,這是我們和Google合作的重磅級的產品。” 邢明宣稱,他的信心來自天涯不同一般的用戶體驗、忠誠的追隨者以及強大的影響力。
社區“老”一哥
如果將陳一舟、王定標們定義為職業創業者,那么記者更愿意將社區“一哥”的頭銜安在邢明頭上。
其一,天涯是國內堅定地走社區路線的最早網站之一。之前,新四通利方社區搖身轉變成了門戶網站大哥新浪。其二,無數“窄眾社區”死的死、賣的賣、變臉的變臉,而天涯以純原生態存活了多年,并且從一個股民論壇發展成為綜合論壇。
之所以用“老”字來修飾“一哥”,是因為邢明的作風很老派。在口水戰頻發的互聯網江湖中,邢明除了低調,還是低調,盡管他所主導的天涯想低調都不可能。一位熟知邢明的朋友最欽佩邢明的一點,就是他的那份不急不躁、淡定從容。
經歷了互聯網的上一輪泡沫和本輪由美國開始爆發的金融危機,“天涯始終沒有缺過錢。” 邢明坦言,“因為最開始天涯只是海南在線的一個欄目,成本比較低,只有兩三個人維護管理,其內容很原生態,都是由網民原創。”
邢明認為,天涯之所以成為最“火”的社區,“是因為我們沒有過早地對它進行商業化,反而保持了它一個非常自然的發展狀態。” 邢明說,“其實國內外很多社區都有這么一個過程,包括美國的MySpace,沒有過早地商業化,反而形成一個非常好的基因。”
2005年之前6年的積累,為天涯集聚了一批“粉絲”的同時,也為其積淀了一批頂尖的寫手和思考者。最近幾年的熱點網絡現象、暢銷歷史小說、熱門電視劇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由浪跡天涯網的高手們制造的。
不過,邢明并不認可外界將天涯僅僅定義為“公眾媒體”。“天涯是個網絡社會平臺,媒體功能只是它的一部分。” 邢明說,“因為它天生聚集的用戶素質比較高、寫手多,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這些高手們包括當年從四通利方論壇上集體出走的小黑、小李飛刀等人,他們奠定了天涯高起點的群眾基礎。
“人們往往過于關注天涯的論壇特色,而忽略它的SNS特色。” 邢明認為,其實更多的人到天涯是為了在這虛擬空間體味另一種人生境界,“說到底,我們還是想構建一個比較理想化的家園,叫做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希望為全球華人找一個比較理想的平臺,找到一些精神的歸屬,排除一些孤獨的感覺。”說這話的時候,邢明更像是文人,而不是一個商人。
采訪手記
天涯很彪悍,邢明很斯文
采訪邢明結束后,我的腦子中閃過一個不押韻很直白的對聯:
天涯很鬧,很彪悍。
邢明很靜,很斯文。
關于天涯的彪悍,大家有目共睹。從2004年“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們在網絡上異軍突起,到近兩年“人肉搜索”發起的關于中國人道德底線的大討論,再到今年全國范圍內網民們爭相報道雪災、地震、奧運等,天涯的網民的確很猛。
一言以蔽之:“彪悍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釋的!”
天涯也因此被外界定位為“公民媒體”社區,當新浪、搜狐的編輯們忙著扒拉、改寫傳統媒體記者們所提供的新聞報道時,傳統媒體的記者們卻熱衷于潛伏在天涯社區的各個角落,等待著最“雷”的新聞從天涯里冒出來。
而邢明的斯文,是需要細細地體會。在口水戰頻發的互聯網江湖中,幾乎看不到邢明和誰發生過沖突。邢明除了低調,還是低調。至少像我這種骨灰級的天涯粉絲,幾年如一日地在天涯論壇里扒拉著爆料,卻不知道邢明是誰。
記住了,穿西裝,個不高,說話很實在,不夸張,不浮躁的那個中年人叫邢明。讓人聯想金牛座和巨蟹座的新好男人,他的出生年月不詳。
是他,締造了那個和他現實中的性格完全不一樣的天涯。(文/毛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