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公布,首次按照多指標加權綜合排序選出了新百強,華為高居百強之首,聯想卻被擠出了前5名。
11月10日,第22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下簡稱“百強”)企業詳細名單公布。
據了解,與往年不同,本屆百強評比標準將單一指標排序模式改為對企業的規模、盈利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按照6∶2∶2的權重進行綜合排名。華為以出眾的綜合實力居百強之首;海爾和北大方正則分列第二、第三名,聯想則未能擠入前5名,讓人頗感意外。
新一輪比拼
本屆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合計12716億元,比上屆增長13%,占全行業總量的22.7%,其中有24家企業營收超過百億元;百強實現利潤503億元,增長125.7%,占全行業的24%;上交稅金440億元,占全行業的57.1%。
從企業規模來看,聯想以2007年營收總額1462億元成為“最大”企業,海爾、華為分別排在第二、第三。中興通訊則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一位躋身前10。
而從利潤總額和研發經費兩項指標來看,華為分別以55億元和71億元位列第一,聯想上升為第二,海爾則從去年的第二跌落至第五。此外,本屆電子信息百強新入圍企業12家,其中深圳市研祥旺客實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首次入圍。
從百強企業的分布區域來看,產業集群特征也愈加明顯,來自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的企業共有77家,收入、利潤和稅金總額都占百強企業的90%以上。而以百強企業為骨干的9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也超過了全行業的4%,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明顯提高。
四大特征凸顯
首先,從本屆百強企業名單可以看,黨的十七大報告所要求的“電子信息產業大公司戰略”成效明顯。本屆百強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兩家;超過300億元的有10家,比上屆增加3家;超過200億元的有15家,增加5家。而聯想更是在2008年第一次躋身《財富》全球500強。
第二,企業研發投入增加。本屆百強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492億元,比上屆增長13.2%;百強企業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的比率為3.9%,明顯高于全行業1.8%的平均水平。百強企業研發投入比率超過6%的有11家,其中中興通訊、四川九洲、上海貝爾、廣州無線電集團、成都國騰、華為等6家公司均超過7.5%,已與國際高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水平接軌。
第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特征也逐漸凸顯。在百強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5家,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55家。民營和股份制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成為百強隊伍的重要力量。第一次入選的天宇朗通、研祥實業兩家企業的營收利潤率分別為14%和12%,而同洲電子則擁有高達298項專利。
第四,自主品牌不斷涌現。品牌戰略的實施,促進了市場份額向知名品牌集中,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傳真機、彩電、冰箱等電子產品銷售額排在前10位的品牌(以百強企業居多)市場份額超過80%,打印機銷量前10位品牌的市場份額則超過90%。
鏈接
百強企業前十名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海爾集團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