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南
幾個月前,美國阿肯色大學學生史蒂芬?艾龍賽德走了一次不算嚴重但頗具時代特點的“背運”:曾經讓他的生活充滿音樂和快樂的iPod罷工了。
由于產品已經過了保修期,蘋果公司不能向他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艾龍賽德沒有去花錢維修,而是將已經壞掉了的iPod扔進抽屜,讓它從此在那里睡大覺。但是,不久后的一天,他偶然在一個名叫CrunchGear.com的博客上發現了一張帖子,帖子上的內容告訴他如何將自己已經丟棄了的機器修好——只需一張折好的小紙片。艾賽龍德在按照帖子上的提示將自己的iPod修好后,非常高興,他在回帖里說道:“幾個月來,我只能聽CD。是你們挽救了我的iPod,挽救了我的生活。”
這張帖子的作者是馬特?希基。他說,他的方法是把紙片當成一塊墊板,夾在外殼與硬盤之間,給硬盤增加壓力。在他修理iPod的過程中,有70%的機器都能以這種方法修好,雖然他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傳統的電子產品維修工作正在適應現代化社會的變化,在社區周邊的維修店幾乎都消失了,而修理工可能只給人們一個大概的建議,甚至會問你那東西值不值得一修。不過,網絡卻能夠幫助用戶找到或者分享讓機器起死回生的方法。如果維修起來過于麻煩,一些網絡公司還可以通過快遞業務向使用者提供非常專業的維修服務。
Fixya.com的首席執行官有一次從美國回到以色列時,他發現自己買的電子產品在新環境下經常出毛病,而用戶手冊與廠家提供的技術支持往往幫不上忙。他因此而建起了網站,廣泛搜羅各類問題和解答,然后根據產品種類、品牌與型號分門別類。通常,大多數問題只提供一種最佳的解決方法,但是,曾經有一個熱門話題吸引了81張回帖,網友們在網上互相討論最佳的處理方案。
本薩東說:“和許多網上客戶一樣,我的施樂打印機、奔邁Treo700手機、貝爾金無線路由器,甚至索尼便攜式DVD都出現過類似的小問題。每當我把問題在網上貼出來后,在5~10個小時內就會得到很好的解答。”
解決問題需要的不只是頭腦中的知識。一些提供零配件的專業網站同樣教你怎樣進行安裝,因為這么做可以刺激網站的流量。例如,PDAparts.com出售與奔邁Treo、惠普iPaq等PDA產品相關的屏幕、電池、外殼和其他配件。你可以從網站上下載如何打開產品外殼的視頻短片——這可能是修理當代電子產品時最麻煩的步驟了。
對于那些不想弄臟手或者不愿坐等答案的人而言,有數十家專業公司能為他們解決一些常見問題。IResQ.com的總裁瑞安?阿特說,他們從1994年起就開始維修蘋果公司的產品。現在有成千上萬名iPod、iPhone和iBook的用戶把損壞了的機器通過快遞寄至他們的銷售店,由那里的技師進行維修。
維修費用由產品的類別和受損程度來決定。例如更換第4代iPod屏幕需要94美元,其中包括配件、人工和來回的快遞費用。更換iPhone電池則需要花79美元。不過,你也可以去蘋果公司下屬商店更換電池,而且只需花費65美元。
TrechRestre.com的創始人香農?瓊說,機器里面的數據可能比機器本身更珍貴。因為,一個iPod或手提電腦里也許存儲了價值上萬美元的音樂和無數的文檔、表格等信息。“這些東西當然值得一修。更何況對使用者來說,一樣物品用久了,總有著某種特殊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