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敵
德國人守紀律、嚴謹,社會運作高度流程化,世界聞名。不過,什么事都得有個限度。
我在漢堡有一位中國朋友,在他的住處申請上網。網絡公司的規矩是,每月初向用戶寄送上月網絡費用的賬單,用戶據此繳費。朋友說,他家的網絡接通后連續6個月都沒有收到賬單,他就只好一直沒有繳費。此后網絡公司寄來了律師函,催他繳費。他去網絡公司說明自己從未收到過賬單,經核查原來是寄送賬單的部門把他的地址搞錯了,但寄送律師函的部門拿到的地址是正確的,不過這兩個部門都只做自己的事,決不多做一點分外的工作。
后來,朋友要回國了,他決定在月底注銷網絡并回國,而賬單要到下月初才會寄到,這樣網絡公司就收不到這最后一個月的錢了。朋友不好意思占便宜,他就跟網絡公司商量,能否提前把最后一個月的賬單打出來讓他繳費。沒想到,網絡公司的工作人員態度溫和、語氣堅決地告訴他:絕對不行,即使錢收不到,流程也不能改。結果,這位本想以“誠信為本”的老兄,只好“欠費回國”。
我的另一位朋友住的房子到了規定的年限,陽臺的外墻需要重新粉刷。工人搭好了腳手架,幾周后來了幾個人,粉刷了一部分,過了幾周,又來了另外幾個人來粉刷了另一部分。就這樣,一年多過去了,那面墻竟然還沒刷完。
漢堡有個非常著名的魚市,每周日上午開市。我看到一個攤上的魚不錯,魚販說:“1條4歐元,3條10歐元。”我說要買4條。魚販說:“16歐元。”“怎么是16歐元,不是3條10歐元嗎?”魚販說:“你要的是4條,4條就是16歐元。”“那我先買3條,再買1條,多少錢?”魚販算了半天,說:“14歐元。”“這和我買4條有什么區別?”魚販說:“你買4條,就是16歐元;要是先買3條再買1條,就是14歐元。”
還有一位中國朋友在德國工廠里打工。一天,主管要他和幾個德國同事查一下貨架上還有多少貨。朋友看了一眼說還有34件———每排9件,一共4排,最上面一排少了兩件。主管很懷疑地瞪了他一眼:“數!”于是大家開始數,數完報數,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主管的鼻子都快氣歪了:“再數!”數了好幾遍,終于數出來是34件。主管特別驚訝地看著我的朋友:“你怎么那么快就數出來了?”
這么說來,似乎德國是個無藥可救的國家了,其實不然,德國人恪守的工作流程,在正常情況下,能夠百分之百地保證完成產品的質量。比如德國人鋪馬路,要鋪多少層材料,每層多厚,都有嚴格的標準。德國人會不時地用尺子去量,以保證每一層的厚度絕對符合規定。這樣鋪出來的馬路,經久耐用。當然,要想用上這條馬路,你得先耐心地等上很長一段時間。
(誅臨摘自《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