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平
“大部分導彈無法發射,艦炮不能射擊,宙斯盾系統的雷達無法正常運轉,救生艇出現故障,銹跡和泄漏的機油隨處可見——結論:不適合執行戰斗任務。”一份美國海軍檢測機構的抽查報告,讓人意外地發現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竟然“船不堅,炮不利”。
作為海軍艦艇的檢測機構,美海軍艦船檢驗局在每個財政年度都會挑選40至50艘戰艦抽查戰備情況。作為2008年被抽查的頭兩艘軍艦,裝備有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斯托特號”(Stout)和巡洋艦“肖辛號”(Chosin),分屬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是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絕對主力。但這兩艘屬兩大洋的主力戰艦卻在抽查中出現相似的問題,這在美國海軍史上還是第一次。
不同于以往的檢測報告,海軍艦船檢驗局這次只是羅列了檢查出的問題,并沒有明確給出問題出現的原因。
“出現如此多的問題足以讓人產生疑問,特別是這些問題集中出現在作戰系統上。”一位退役的海軍上將表示了他的疑問,“在兩艘分屬不同艦隊的軍艦上出現如此多的相似問題,這使我懷疑是否在整個艦隊中普遍存在這些嚴重的問題。”
海軍艦艇部隊參謀長皮特給出的原因是,戰艦剛結束海上巡航,按計劃應進入船塢進行檢修。不過,根據“艦隊反應計劃”,結束戰斗巡航的艦船要值數月的“戰備班”,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將立即重新投入戰斗。如果有突發任務,這兩艘主力戰艦恐怕在戰場上會影響戰斗的成敗。
面對100%中靶的抽查結果,美國海軍艦艇部隊負責維護和修理的助理參謀長戴維?路易斯上校坦承,海軍內部正在討論問題出現的根源,“經費絕對不是問題,維護經費是百分百到位的。”在排除經費因素后,路易斯上校傾向認為,這兩艘軍艦都已步入“中年期”。作為早期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斯托特號”已經服役14年;“肖辛號”也已經服役17年,并且即將進行現代化改裝。不過,根據海軍艦艇30至40年的服役年限,這兩艘軍艦“老化”得有些過快。
看過抽查報告的軍官都對漏油、防銹這些“基礎維護”方面會出現問題表示不解——“太多的銹斑,太多的定期維護沒有到位”。
海軍艦艇部隊已經對所有水面艦艇叫了“戰略暫停”,根據命令,所有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都要自查,并且將基本維護放在優先的位置。
不過,根據海軍的改革計劃,海軍一直將控制艦上的官兵數目放在優先的位置。分別在出問題的兩艘軍艦上服役的海軍官兵都不到400人。這些水兵在完成日常作戰訓練后,還能進行多少基礎維護?這對于艦長們都是頭痛的問題。雖然海軍準備將維護的工作逐漸轉移到岸上完成,不過,“斯托特號”和“肖辛號”的狀況提醒海軍,小小的維護也足以影響整個艦隊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