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再豐
土著神話講述人類文明起源
西非馬里共和國的尼日爾流域,在它荒涼高原地帶居住著一個名叫圖根族的未開化民族。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從祖先繼承下來的神話(口授)中融入了驚人的現代天文學知識。圖根族人是怎樣知道這一切的?
圖根族的異常神話和信仰體系最早是由法國人類學家馬賽爾?格里奧爾二人介紹給世人的,二人1950年發表了《蘇丹人的天狼星系統》的論文,該論文的核心內容如下:
①在天空最重要的星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波?特洛;
②波?特洛每50年繞夜空中最明亮的主星一周;
③波?特洛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主星位于其焦點的一側;
④波?特洛在所有星中是最小也是最重的一個,發白色光,由地球上不存在的重金屬組成;
⑤比波?特洛重量輕4倍,但運轉軌道大得多的埃梅?耶繞主星旋轉;
⑥尼揚?特洛繞埃梅?耶的周圍旋轉;
⑦尼揚?特洛上住著諾恩莫人,很久以前諾恩莫人訪問過地球,給予除圖根族外的人類文明。
按以上條件,宇宙中實際上存在緊密吻合這些條件的星系,那就是天狼星系。
如果整理一下圖根族神話的口授與現代天文學告知的天狼星系的關系,我們詳解如下:
“夜空最亮的主星”相當于天狼星A。天狼星A的光度是負1.5等,除去太陽系的行星外,是在夜空中最亮的星。
與“人類肉眼看不見的波?特洛”相當的是天狼星A的伴星天狼星B。光度僅8.7等,由于被天狼星A的光芒隱藏起來,所以從地球用人類肉眼是看不到的。
通過望遠鏡觀測確認天狼星的存在已是1862年的事情了。但是據文化人類學家或考古學家的調查證實,圖根族的神話來源至少可追溯到12世紀。12世紀時還沒有望遠鏡,那么圖根族人憑什么知道天狼星B的存在呢?
不僅如此,他們還判明天狼星B的公轉周期約為50年,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天狼星A位于其的軌道焦點之一。天狼星B是放白光的白矮星,雖然如地球般大小,但是具有與太陽相當的質量。圖根族持有的天狼星系的知識與現代天文學掌握的事實完全一致。
那么,他們稱之埃梅?耶的天狼星系的第三顆星是怎樣的呢?遺憾的是,在目前尚未能確認其存在。但是1995年法國天文學家埃奈斯特與迪翁觀測天狼星系原因不明地攝動(受其他的天體影響,軌道發生變化),推斷應有名為天狼星C的紅矮星存在,今后有發現它的可能性。
再者,繞這個埃梅?耶公轉的行星名叫尼揚?特洛,住著諾恩莫人。按圖根的神話口授,他們飛來到太古的地球給人類帶來文明。
圖根族描繪了諾恩莫具有人魚的模樣。口授稱“諾恩莫住在魚的土地,稱為水的統治者,管理者等。魚的土地是潔凈的,但是我們人類的土地不干凈……諾恩莫人從干凈的魚土地坐著飛船降落在人類的土地上。”
關于飛船著陸時的情景不能不讓人想到UFO,圖根族是這樣描繪的:“船一邊旋轉一邊降落在卷起沙塵的干燥土地上。在其沖擊下,天撼地動。船像側滑似的落下。船開始是紅的,但是不久變白了。”
傳授蘇美爾文明的翁尼斯
上個世紀中葉,英國人類學家羅伯特?戴潑爾仔細研究了法國科學家的論文并去現場調查,1976年出版了《天狼星的秘密》一書,提出了更驚人的假說。該書直截了當地指出地球文明的起源來自天狼星系拜訪的智慧生物。
此書的問世時,在世界掀起了巨大的轟動。1998年戴潑爾出版了修訂本,以下以他的假說為主,驗證《天狼星的秘密》一書的后半部分,尋找諾恩莫人留在古代土地上的足跡:
現代文明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肥沃三角地帶產生了蘇美爾文明,它包括文字的發明、農耕、灌溉、建筑等技術以及天文學、幾何學、法律等各個方面。但是蘇美爾文明充滿了各種的謎,其中最大的謎是直至今日我們仍然不知道蘇美爾人來自何方,只知道蘇美爾人把一個非常先進的文明帶給了仍然處在未開化狀態的閃米特人。
蘇美爾文明的出現太突然,按歷史的時間來說,僅僅是一瞬間已具有非常高度的文明了。
對此,巴比倫時代的一位祭司貝洛薩留的文獻是這樣記述的:“向告別原始生活的人類祖先傳授知識的是叫翁尼斯的老師,白天他不吃不喝,總是跟民眾交談,將文藝和科學知識傳授給他們。他教導民眾建造房屋和廟宇,幫助他們制定法律,向他們解釋幾何學的基本原則。他向民眾示范,如何辨別地上的種子,如何采摘樹上的果實。總之,他將一切有助于提升禮教,促進文明的知識,全部傳授百姓……”
那么翁尼斯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據貝洛薩的記述:“翁尼斯的整個軀體看起來像一條魚,他那顆魚頭之下長著一顆人頭,魚尾之上長出一雙人腳。他的聲音和語言十分清晰,跟人類差不多。他白天從波斯灣出現,向當地人傳授知識與技術,日落后潛入海底,因為他是水陸兩棲生物。”
蘇美爾神話中的奇怪數字
此外還有聯結蘇美爾文明與天狼星人的證據。天狼星B的公轉周期約是50年,蘇美爾人的“50”這個數字特別神圣,例如在蘇美爾,將偉大的神列為50個。
圖根族的神話進一步告知構成天狼星B的金屬為地球不存在的重金屬,因為這種金屬太重,地上的所有生物合力也舉不起來,比地上所有鐵加在一起還重。
另外,古代文明研究家莫里斯?夏特蘭從古代亞述的首都尼尼微挖掘到的大量泥土板文書中發現了后稱之“尼尼微常數”的這個數字,它也反映了蘇美爾人與天狼星的關系。
現在,如果將這個數字改為10進制,則為195,955,200,000,000,一個15位的數字。即使在古代文明鼎盛時期的希臘也從來沒有超過10,000的數。超過這個數就被簡單稱為“無限”。這恰恰是天文學的數字。如果用1天的秒數除,則為66億6800萬天(約620萬年)。另外用地球的歲差運動的周期945萬天除,則恰好是240。
顯然,如果不是正確知道太陽系各行星的運行周期,就不可能導出這個常數。
圖根族對這個太陽系的行星也有驚人的知識。他們也知道行星繞太陽旋轉,地球自轉,以及肉眼看不見的稱之伽里略衛星的木星的4個衛星存在,土星的環等等,并且稱其知識是由諾恩莫傳授。
當然,種種痕跡和線索暫時無法確切證明什么,但是只要確認圖根族稱之為埃梅?耶的天狼星C的存在,也許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取材于日本《OTAN》2007年NO.7)